轉彎,遇見「台語歇後語」

台灣/陳淵燦
font print 人氣: 220
【字號】    
   標籤: tags:

筆者於本(九十六)年一月三十日起兩天,參加嘉義市公教退休協會舉辦大極峽谷、天梯、奧萬大旅遊活動(嘉義市台記旅行社代辦)。

第二天遊覽奧萬大森林遊樂區。由埔里出發,在郊區換乘小巴士經霧峰進入遊覽區的路上,每遇大轉彎處,路側就豎有台灣俚語標示牌。就搜羅俚語的性質與形式而言,應是屬於歇後語之類。加上在十數部小巴士中的先導車上,有當地導遊以無線電話向車隊用台語解說每句的要旨所在。一路行來,隊員們莫不聽得津津有味,相視交換會心的微笑。

到了遊覽區停車場,乃趨前向導遊索取一路解說的歇後語一覽表,挑選較具趣味性而淺近易解,又能登大雅之堂的,計獲下列二十二句,與讀者共享,博得一笑。

據導遊稱本表所列各句,乃由當地「賞楓餐廳」謝老板所集。歇後語乃是先人們留給
後世的智慧結晶,如同詩歌、文章、諺語一樣;而它更是充滿鄉土文藝性質的生活歷驗,彌足珍貴。看來謝老板除了做生意,還是一位對台灣諺語頗具搜集興趣的有心人。此外,還接受當地旅遊諮詢工作,其服務電話為049-2974678謝雙能,特為讀者介紹。除以同好立場
表示佩服外,並藉貴網站一角致上謝意。

1.膨風水蛙──割無肉
2.土匪打官司──穩輸
3.閻羅王開酒店──鬼敢去?
4.閻羅王的朋友──鬼頭鬼腦
5.蟲入螞蟻巢──穩死(「螞蟻」音如「狗瓦」)
6.矮人爬壁──欠梯(「欠揍」之意,「梯」音「ㄊㄨㄧ」)
7.無牙吃甘蔗──加減吸(「吸」音ㄙㄨ)
8.乞丐撿黃金──爽歸暝
9.美國西裝──大輸
10.啞巴去讀書──無問題(「啞巴」音如「倭狗」)
11.乞食揹葫蘆──假仙
12.師公拍桌──驚鬼
13.阿公娶某──雞婆(「雞」與「加」諧音)
14.阿伯爬山──邊仔喘
15.鬍鬚貼膏藥──全毛病
16.虎揹念珠──假好心
17.廟寺龍柱──比粗的
18.蛇入石縫──屈性原在
19.青暝騎馬──黑白撞
20.狗掀門聯──靠一支嘴
21.半暝吃刺瓜──不知頭尾
22.一孔掠兩隻──好孔(「孔」音如「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