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疲勞與機心,享受古琴之妙音

北美琴社五月六日將舉行古琴‧古樂‧古詩詞雅集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訊】五月是亞太傳統月,北美琴社將於五月六日晚七時半在Union City圖書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古琴。古樂。古詩詞雅集,社長王菲將帶領他的中美學生演奏演唱上百年的妙音,並有太極等表演,向在灣區的華人與主流介紹古琴古曲,中國古典詩歌,太極中醫等中國文化遺產,給大家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呈現出一片清涼的境界。

「琴」棋書畫
君子無故不撤「琴」瑟
左「琴」右書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
這裡所說的「琴」專指古琴。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歷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

1977年,美國宇航局「旅行者號」向太空發射了一枚能運行1億年的金唱片,古琴曲「流水」代表中國音樂,載入此唱片中,向宇宙尋找知音。

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古琴有自己的記譜方法(簡字譜),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琴現存有 150多部古琴譜,包含著3000多首琴曲流傳下來由於古琴在演奏、記譜、琴史、美學、琴譜、文獻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體系,被稱作「琴學」,受到中外音樂學界的關注,也是中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首選。

由於歷史上多次運動,特別是古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作為「四舊」被禁止彈奏。古琴已成為一個瀕臨滅絕的藝術,很少被世人所知。即使在中國,也只有很少一部份人會彈古琴,而且很少在公共場合表演。這些上百年的珍貴音樂珍寶,也不被世人所知。大多數還未被挖掘出來。

王菲,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家古琴考級委員會評委,北美琴社社長,師從世界著名古琴大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祥霆先生。她不但在 UCBerkeley,UCLA,UCSB,UCSC等主流大學講授古琴,她的古琴曲『流水』作為中國音樂代表被收入到美國2003年音樂與地理課本。她不光是唯一入選的中國音樂家也是唯一的一個亞洲音樂家。

王菲不但是位琴家,也是位作家與多媒體藝術家。她與她兩姐妹王葳、王蕤被稱為「中國勃朗特三姐妹」,出版了「王氏三姐妹天空和夢」等書。

慾知古琴雅集詳情請上網查詢http://www.guqin.org或電510-915-0666。(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琴之妙道﹐ 意境為上。由紐約詩畫琴棋會主辦之“袁中平琴道講座”昨(8日)於孔子大廈交易廳舉行。該講座由著名古琴家袁中平親自講解﹐介紹古琴的歷史來源及知識﹐期間不乏插入一些有趣的歷史典故。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