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号码- 线上博彩全攻略

台灣傑出藝術家石川欽一郎、倪蔣懷 台中聯展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伯壺文字、攝影╱台中報導)「台灣近代美術誕生播種者—石川欽一郎、美術園丁—倪蔣懷」聯合展覽,將於4日起,在台灣創價學會「台中藝文中心」隆重登場。以宏觀的視野,詳加介紹百年來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傑出藝術家,帶領民眾透過藝術賞析,認識台灣的歷史。

石川欽一郎有「台灣西畫啟蒙之父」美稱,36歲來台擔任官員並兼任國語學校美術教師。高尚的風範,不僅贏得學生愛戴,其西方水彩技法,更開啟台灣學子的西洋美術文化視野,是台灣近代美術史的重要推手。他大力提攜後進的作法,更為後人稱頌。台灣第一代知名的前輩畫家,如:倪蔣懷、李石樵、陳澄波、藍蔭鼎、李澤藩等人多受過啟蒙。

石川運筆大膽快速,簡練幾筆就能呈現主題,其餘皆簡筆帶過;色彩運用,如淡彩畫般地清雅;描繪方式,更有速寫般之筆意,整體清新簡潔。一般畫家的風景畫採「三段式」構圖:前景、中景和遠景。描繪上由清晰詳實的前景,向中、遠景遞變而淡化。但石川的風景作品,卻常淡化前景,強調中景,呈現作品的主題中心。換句話說,前景「鬆」,遠景「緊」,整體運筆上輕快、肯定、俐落,充分發揮水彩畫的瀟灑面,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倪蔣懷則是石川的得意門生,也被公認是台灣首位西畫家。作品承繼石川的英國式水彩風格,高彩度高明度的畫法,喜歡自然田園之美,純樸真誠的感情,近似農夫對土地的依戀與尊敬,表現生長於斯的藝術家風範。在師徒兩人用心灌溉下,台灣美術從荒原變成「綠洲」,並開創出嶄新園地。熱愛美術創作的民眾,記得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哦!

展出時間:2007年10月4日∼12月23日(週二至週日 9時30分至17時00分)
展出地點:台灣創價學會「台中藝文中心」
(台中市大容東街90號3樓、TEL:04-23270259)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5日報導】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鑽研美術史的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方聞 (Wen Fong),今天在故宮博物院「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發表「宋元繪畫典範的解構:『形似再現』終結後中國繪畫的再生」專題演講,他從美術史的觀點,分析宋元繪畫從「狀物形」向「表我意」模式的轉換和流變。
  • 想了解台灣美術發展的脈絡,今年新年期間可以到文建會國立台灣美術館走走;國美館「藝域長流-台灣美術溯源」展明天開幕,展覽中呈現台灣美術發展脈絡,也展現國美館在台灣美術發展上豐富的典藏面向及台灣美術史精湛作品的多元面向。
  •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五日電)國立台灣美術館今起舉辦一場台灣美術常設展「藝域長流-台灣美術溯源」,這是一場透過研究凸顯藝術品的時代意義的展覽,讓大家透過觀賞可以理解台灣美術發展脈絡的常設展,也展現國美館在台灣美術發展上豐富的典藏面向及台灣美術史精湛作品的多元面向。
  •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十七日電)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最新一期二00七年上半年刊預定四月三十日截稿。歡迎從事理論研究的文字工作者踴躍來文,舉凡以現代美術研究觀點深入論述美術理論、美術史論、美術評析、美術教育、美術行政等課題都可,字數在一萬五千字左右。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的姿態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1914–2010年)詩書畫三絕,但少為人知。他的處世為人自然質樸有如隱士,從不出畫冊,也未收徒,服務於嘉義縣中32年當美術教員,作品極少面世。近日(2025.1)《嘉義市文獻》第26期,刊登黃健次先生歷經幾年精心整理所撰〈黃水文詩書畫補遺〉,填補了台灣近代藝術史的一塊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黃健次先生所撰簡要版在此發表,以饗讀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