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正规吗 - 体育

【歇後語】俞伯牙失「知音」──不「彈」(談)

黃容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9日訊】

俞伯牙是春秋時代的著名的音樂家,據說他的老師成連曾帶他到東海的蓬萊山,在壯美、神奇的大自然中,俞伯牙悟到了音樂的真諦,因而成為天下妙手。

由於俞伯牙琴藝臻至入神,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能聽懂他琴聲。直到鐘子期出現,他才找到真正的「知音」。

那一年中秋,俞伯牙出使楚國,途中遇到暴風雨,停避在一座小山下。當晚風雨過後,空中推出一輪皎潔明月。如霜的月色籠罩著山林間的寧靜,俞伯牙琴興油然而生,撫琴而彈。

就在俞伯牙沉浸在自己的琴聲時,林邊突然走出一個樵夫,讚道:「好一首《孔仲尼嘆顏回》!」

俞伯牙聽後,心中一驚:「也是個懂琴藝的!」

這個樵夫叫鐘子期。鐘子期走到俞伯牙琴邊,說道:「這是瑤琴,相傳出自伏羲氏之手。」接著他又說了很多關於這把瑤琴的典故。俞伯牙和鐘子期就這樣聊了起來。

二人越談越投機,俞伯牙一面說著,一面興緻地彈了幾支曲子,請鐘子期評析琴音意涵。俞伯牙心中想著巍峨的高山時,鐘子期回應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而當俞伯牙意在潺潺流水時,鐘子期說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俞伯牙心意為何,鐘子期都能如實地領悟他的琴聲。俞伯牙欣喜萬分,沒想到在這山林之間,竟能遇到如深諳音樂的「知音」。那一夜,俞伯牙與鐘子期兩人把酒長談,隨後並結為金蘭,而且約定明年中秋再到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來到兩人相遇的山林,等了很久卻不見鐘子期前來赴約。「我何不以琴聲引領這位知音過來呢?」彈著,彈著,手中不自覺地彈出哀傷的曲調,俞伯牙心中閃出不祥的預兆。第二天,俞伯牙到村裡打聽,原來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鐘子期還留下遺言,把自己葬在江邊,好讓八月十五俞伯牙來時,能一了生前的約定,聆聽他出神入化琴聲。

得知這個消息後,俞伯牙心中悲愴萬分,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彈了一曲《憶兄弟》,曲音哀戚,如泣如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嘆道:「懂音樂的知音已不在世,我彈琴又有什麼意思呢?」說著,把瑤琴在祭台上摔了個粉碎。正是:「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個歇後語的主角黃忠是《三國演義》裏「蜀國五虎強」之一,以神射出名,書中說他能夠開「二石之弓,百發百中。」
  •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工匠,他叫魯班,人稱「巧聖先師」,他也被視為木匠的祖師。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妹妹魯姜在建築設計的造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人小喉嚨大」這個歇後語就是出自魯姜的故事。
  • 這是一個人人耳熟能詳的歇後語,而且從宋朝就開始流傳了。
  • 看過電影《魂斷藍橋》的人,一定不會忘記男女主角羅伯特.泰勒和費雯麗那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其實在古老的中國也上演過一齣《藍橋》愛情傳奇,不同於《魂斷藍橋》電影的悲劇收場,中國版的《藍橋》戀曲則是「天賜良緣」、神仙伴侶終成眷屬的喜樂結局。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