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号码

新竹北埔采風

楊安生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北埔位於竹東鎮沿台三線往西上行約6公里,保有民風保守客家濃厚風味的山城,國家三級古蹟以慈天宮為核心尚有一級古蹟天水堂、金廣福穿梭於古老街道中。周邊林立傳統紅磚、土角厝,及整修現代擂茶咖啡屋,各式客家傳統美食藝品店,交錯於山城中。

北埔歷史文化古蹟,保持相當完整且未經破壞整個景觀,忠恕堂建於大正11年(1922年),一堂二橫建築。姜氏家廟建於民國11年,採雙堂二橫形式,四殿之回廊相連形成環狀設計,以木雕最為精采。姜阿新宅,興建於1946年,歐式建築洋房,以堅硬青石為石材,散發出溫文儒雅的氣息。金廣福公館於道光14年(公元1834年),如今則成為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黑瓦、紅磚、白牆,令人發思古幽情。

金廣福國家一級古蹟

等待整修古蹟忠恕堂

天水堂亦是一級古蹟,建於清道光12年,為三合院古色古香客家民宅,現為姜家子孫居往。慈天宮為莊嚴典雅的三級古蹟,已有15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是北埔人重要寺廟,廟內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媽祖、文昌帝君、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等菩薩,因此成為北埔鄉民心靈祈福的寶殿。南埔為農業觀光區,南埔入口有一座景觀虹色拱橋,保有原始田野風光,南埔的田園,鄉土焢窯牛車,百年水車、石爺、老宅三合院、生態登山步道、麥克田園、、等觀光景點,也是快意自行車車道。

天水堂思古幽情古色古香

姜阿新宅建於1946年

南埔景觀虹色拱橋

客家美食的絕佳地點北埔老街,喜歡美食朋友傳統擂茶、菜包、紅龜襘、菜頭襘、大餅(加哩各人較喜愛)客家小抄等、還有那用綁的不知何名的酸菜湯,小時候吃過,真的超級正點的湯。筆者吃過覺得不錯,介紹兩家客家小吃店,價錢公道,口味佳的廟口右方百年客家小抄,另家是廟前北埔街北埔小抄店。秀巒山牌樓右方可是可口菜包多種口味,價錢非常便宜,且是現場制作大鍋蒸喔!

北埔老巷保有客家味的絕佳地點

北埔再國民政府來台灣後,因發展經濟人口外流,也因此許多城鎮人口增加,交通惡化,環保問題,人與人交惡,而附出慘痛代價,近年來復古風雲四起,風水輪流傅,北埔獨天得厚地理環境,使得假日期間,帶來觀光人潮,使得山城商機無限好。

客家名產─菜包

參加朋友聚會又跑趟北埔,再次重遊北埔、南埔、捕捉夕陽暮色、更新網頁增加新圖片為田野風光、拱橋、暮色、忠恕堂、菜包、天水堂庭外、使用Nikon SLR D70相機17-80加CPL鏡,田野風光使用ND鏡使用黑卡搖卡遮光法拍攝。南埔悠閒的田園風光拍的很不好,小弟應再找更好角度重新拍攝,呈現寬廣綠意盎然田野風光,等空閒再跑趟南埔田園囉!

——轉載自(自然顏色http://www.pse100i.idv.tw/index2.html)@

三合院古色古香天水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三日電)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金廣福公館,是清代墾拓大隘地區的據點,它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南、客家籍人士合資而成的墾號。這裡沒有最精彩絢麗的建築外觀,也非歷史最悠久,卻成為新竹唯一的一級古蹟,原因在於歷史意義與特殊性。它彰顯了閩客族群合作,也見證北台灣的開發史。
  •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二十七日電)台灣歷史重要武裝抗日事件「北埔事件」今年滿一百週年,北埔事件領導人蔡清琳的外曾孫呂芳華等人,今天拜訪新竹縣長鄭永金,希望為當年殉難義士尋屍立碑,並澄清北埔事件的歷史定位;鄭永金十分重視,也允諾農歷九月前先完成找回先人骨骸,讓死者入土為安的階段性工作。
  •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一日電)歷時四年,由天恩彌勒佛院投資興建的峨眉彌勒聖地的青銅彌勒大佛,已於日前完成主體工程。大佛總高七十二公尺,相當於二十四層樓,聳立在新竹縣峨眉湖畔,彷如當地新地標。新竹縣政府今天希望能藉此為竹縣旅遊加分,帶動峨眉鄉、北埔鄉一帶的繁榮發展。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