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官网

台灣淡水漁人碼頭

楊安生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淡水漁人碼頭是成功轉型為觀光休閒碼頭,之前為淡水第二漁港,情人橋完工後,及啟動藍色公路乘風波浪遨遊淡海。使得漁人碼頭進一步帶動週邊交通與觀光人潮。白天和晚間的漁人碼頭,有著不同的景緻,黃昏的夕陽與晚霞,以及晚間華燈初上後,情侶漫步在木棧道上,初夏晚風徐徐吹來,真是美麗又浪漫。

漁人碼頭亦是攝影家手扎成立攝影人碼頭,是由一群熱愛攝影人所組成的團體,由知名攝影達人璩兄領航,也因熱心關懷攝影會務推動,希望能提供到淡水漁人碼頭攝影者一個交誼的園地,進而認識更多喜好攝影的朋友,讓真正有心學習攝影的朋友能更上一層樓。攝影之外的聚會、辦桌、喝咖啡,值得一提咱們老方大大的精選茶,親手泡出,片片情真,滴滴香濃,有情待客何須酒,促膝談心好品茶。真是老少咸宜的攝影活動,攝影人碼頭非常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碼頭工人一份子喔!

【碼頭攝影人論壇】
交通指引: 搭成淡水線捷運抵達淡水站再搭乘往漁人碼頭公車非賞方便喔,或是至淡水碼頭搭乘藍色公路號遊艇,單乘每人40元。開車朋友直抵淡水後沿指示牌前進即可抵達喔!

危險指數★★☆ ╱技術難度★★★★ ╱停車指數★★★★★ ╱路程指數★ ╱景色指數★★★★☆ ╱大眾運輸★★★★★

——轉載自(自然顏色http://www.pse100i.idv.tw/index2.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二十七日電)「流浪到淡水」的歌曲大家耳熟能詳,如果沒有到過紅毛城,就不算是來過淡水。這一個歷經三百多年的歷史古城,見證台灣寶島的政權演變。褪盡風華的淡水紅毛城,已經是個可以迎著海風倚欄杆,在紅樓旁喝英式下午茶或欣賞夜景光雕的悠閒去處。
  • 在和煦的陽光下,望著波光粼粼的淡水河畔,幾隻白鷺鷥伸展著雙翅,如蜻蜓點水般輕划過河面,好不悠哉!然而才間隔一條街,古董行、童玩雜貨舖、廟宇古蹟卻在古樸的老街上被人群熱鬧地簇擁,這就是淡水小鎮的魅力,能把看似矛盾的自然生態景觀與人類文化生活巧妙融合,不僅不唐突,反倒讓人更加著迷。
  • 台北市環保局今天在捷運淡水線北投機廠綠帶舉行櫻花種植典禮,台北市副市長陳裕璋、環保局長陳永仁等人親手種下櫻花。最快三年,民眾即可在捷運淡水線忠義至復興崗站沿線欣賞到五百株櫻花盛開的美景。陳裕璋表示,希望公有地能夠持續綠化,美化環境,也讓空氣更好。
  • 【大紀元5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五日電)參觀淡水紅毛城時,您是否曾經注意過園區內,前清英國領事官邸上獨具特色的「VR1891」結合英格蘭及蘇格蘭圖騰的磚雕呢?淡水古蹟博物館七日將在淡水紅毛城舉辦「體驗磚雕趣」活動,由專任老師指導大家親手做磚雕,館方歡迎大家報名。
  • 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爾斯克河(Clamores river)與埃雷斯馬河(Eresma river)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是歐洲頗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塞哥維亞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與豪華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亞式(Herrerian style,簡約和極少裝飾)(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