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开奖结果 - App Store

【玻璃大師】塞古索藝術玻璃

文/朱蒂絲.米勒、法蘭琪.萊比、馬克.希爾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事記

1933 前波洛維爾玻璃廠的員工在慕拉諾成立Artistica Vetreria e Soffieria Barovier Sequso e Ferro,製作照明燈具、家用與藝術玻璃,以歷史風格為主。
1934 塞古索成為該廠的吹製玻璃大師。
1934 波利受指派為藝術總監,與塞古索展開成功的合作。
1937 開始以「塞古索藝術玻璃」之名從事交易。
1942 塞古索離去,設立自己的工廠。
1954 波利的「多色置入法」設計獲金圓規設計獎。
1992 終止營業。

一位靈感充沛的設計師,再加上一位技巧純熟的玻璃大師,這樣的成功組合讓塞古索藝術玻璃在1930年代初嘗成功滋味,到1940年代與50年代更以主要?項和國際讚譽鞏固其地位。

平底橢圓形飾瓶 塞古索設計瓶身有直式螺紋構造。粉紅乳白玻璃製,有精細的灑金玻璃內含物。約1955年。高27公分。2,000~2,5000英磅QU

1930年代,塞古索(1909~99)以他高超的玻璃吹製技巧來詮釋波利(1900~84)的雕塑設計,製作小型玻璃動物、人物,以及大型玻璃板,例如「日晷標誌」(I segni dello Zodiaco)、「酒舍」(La Mescita)兩者皆於1936年完成。同年,波利發行套色「氣泡」系列,結合了透明、有氣泡的玻璃與彩色襯底。不過,塞古索藝術玻璃最有名的當是波利出色的多色置入法藝術玻璃,設計於1940年代,1950年代開始製作。目前被認為價值非凡的有機形「貝殼麵」(Conchiglie)、橢圓「窄口」(Valva)飾瓶,以及「恆星」(Siderale)或「星際」(Astrale)飾瓶,都有彩色同心圓圈。這些作品為波利帶來國際讚譽、地位和?項。其中,「窄口」飾瓶嚴謹而和諧的色彩組合、優雅而低調的形狀,在形式上與北歐玻璃更為接近,而非慕拉諾典型的光鮮作品。

玻璃氣泡花瓶: 塞古索製作,淡綠色內層的透明玻璃有氣泡。約1948年高32公分。12,000~14,000英磅QU

「粉粒」玻璃飾瓶 塞古索製作,呈有機的扭曲形,上有漸層的橘紅與紫咖啡色條紋。瓶身布有纖細金箔微粒。約1953年。高38.5公分。4,000~4,500英磅VS

品索尼(1927~93)是波利的助理,在波利於1963年離去後繼任藝術總監,延續多色置入法設計。他的作品不複雜,使用的色彩較少,價格也較低廉。

攝影/葛拉罕.雷、安迪.強生、約翰.麥肯錫、海奇.羅文斯坦
翻譯:李佳純、游明儀、趙敏
轉載自果實文化《世界玻璃珍藏圖鑑》.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爾斯克河(Clamores river)與埃雷斯馬河(Eresma river)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是歐洲頗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塞哥維亞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與豪華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亞式(Herrerian style,簡約和極少裝飾)(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