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中奖号码查询

【歇後語】唐伯虎管閒事-話(畫)在先

黃容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15日訊】唐伯虎是明朝中葉江南第一才子,能書善畫,除了風流倜黨之外,據說還有一樣性格特色,就是愛管閒事,打抱不平。

這日他在街上閒逛,走過一戶大宅,聽到門旁傳來陣陣啜泣聲。唐伯虎直覺地走近看看,原來是一位小姑娘,跪在地上,哭的挺傷心。唐伯虎忍不住問其原由。

這位小姑娘回答說:「我曬書時不小心把主人的畫弄壞了,主人罰我跪三天...」

原來前天是六月六,「六月六,曝書畫」早已是民間流傳習俗。這位小姑娘就是在幫主人曬書畫時,不小心讓畫被風吹進了池塘。

「弄壞了畫也不該這般罰啊!你先別哭,那幅畫多少錢?我幫妳賠給主人就是了…」

唐伯虎話聲未斷,這時一位鄉紳從大宅走了出來,接著說:「你想賠,你賠得起嗎?這可是當代名家唐寅的畫啊!我看你還是少管閒事。」

唐伯虎聽了暗想:「要是別人的畫作還真不好辦事,原來是我的東西,這就簡單多了!」於是胸有成竹的問道:「要是我能賠您一幅唐寅的畫呢?」

「要是你拿得出唐寅的畫,我不但不再計較,你還可以把這ㄚ環帶走。」

「就這麼說定,我們這就先去看看那幅弄壞了的畫。」

這位鄉紳隨即領著唐伯虎來到書房,展開一幅捲軸,原來是「松鷹圖」,畫心因為浸過池水,留下幾道污痕。

唐伯虎看了畫後說道:「請您吩咐丫頭備好筆墨紙硯,我馬上就給您一幅新的『松鷹圖』」。

「我要您的畫幹什麼?我要的是唐伯虎的畫!」

「員外您且先別急,看過再說。」

員外滿心納悶,但倒也想看看這位愛管閒事的路人能變出什麼把戲來。

一切就緒後,唐伯虎提筆蘸墨,點、劃、鈎、染,輕輕鬆鬆,一幅「松鷹圖」即已完成。員外目不轉睛的看著,心中暗自佩服這人作畫功力。就在此刻,唐伯虎落好款、鈐印,員外看了,不由驚呼:「原來是解元公!」

唐伯虎笑笑說:「正是在下!」

唐伯虎依言把新的「松鷹圖」賠給員外,而這位小姑娘也就在唐伯虎愛管閒事下,成為他用「畫」換來的幸運丫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話說姜太公在遇到周文王姬昌之前,生活非常困頓,輾轉各地,就是不得伯樂賞識,後來只好靠算卦糊口。
  • 這句歇後語出自西遊記。
    唐三藏一行人行經烏雞國,烏雞國國王被妖精所害,幸遇唐僧師徒相救始得活命。
  • 相傳,王安石當年進京考試,途中遇一大戶人家徵對招親。王安石明知趕路要緊,無暇在此擔擱,但一來好奇,二來年少氣盛,心想:「有什麼對子,我會對不上來!」
  • 明朝有個秀才叫周士賢,雖然已屆不惑之年,但履次參加鄉試總是名落孫山,無法更上層樓。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天象奇觀常常引起觀星族的興趣,也引得關心天象與世運吉凶者的關注,「七星連珠」就是其中一種!你可知「七星連珠」、「五星連珠」從遙遠的時代以來,就是極受古代中國重視的天文現象,古來有句成語叫「珠聯璧合」,就是指這個天文現象。「七星連珠」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史上第一次七星連珠發生於何時?「七星連珠」是吉兆還是惡兆呢?
  • 俗話以「呆若木雞」來形容人愚笨或受驚嚇發愣的樣子。其實古代「呆若木雞」意指人怎樣的心理精神狀態呢?在歷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雞戰勝強敵,我們來看看。
  • 元宵節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宋朝詩人一翦梅盧炳說「燈火樓台萬斛蓮」,元宵花燈照亮天人之間,一夕如晝,更少不了「燈謎」共歡伴,還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圓」讓元宵的記憶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這些元宵節俗的來源嗎?嘉節當前,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追一追元宵節俗的時空背景。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