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彩票app - 体育
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三娘教子

老薛保化戾氣為祥和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往往不容許別人說他;尤其在艱難的環境下,心變得敏感脆弱,更不容人說,一說就炸,怒火延燒,周圍的人都要遭殃。而「三娘教子」這齣戲的老僕人薛保,處在家庭風暴中,卻能說動小孩、也能說動媽媽,將母子二人間的尖銳矛盾化解於無形。

農村廟會 楊家埠版畫 從清朝末年的民間版畫裡,可以看到「三娘教子」廣受歡迎的情形,尤其女性觀眾看得更是津津有味。

薛家的男主人薛廣在外頭死了,大娘、二娘,不甘清苦,隨即改嫁。幼子薛倚哥原是二娘所生,卻由留下的三娘毅然挑起撫孤的重責、每日靠著織布苦撐經濟。不想這一日小倚哥在私塾中被小朋友嘲笑,說他是沒爹沒娘的小孩,他一氣之下就逃學回家了。這齣戲由這裡演起,短短約五十分鐘的折子戲,用二黃聲腔音樂釀造氣氛,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觀眾。

先出場的是三娘王春娥,自報家門,簡單敘述目前的遭遇,發出感嘆句:「雲霧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胡琴隨板而起,典雅的二黃曲調繞樑不絕,籠罩全齣戲直到結束。就如「二進宮」,「三娘教子」這齣戲的整體形式也類似西洋歌劇的全以唱為主。

三娘在屋內織布,屋外走來薛倚哥,滿肚子不高興,老薛保招呼他吃飯,依禮薛倚哥要先見過母親才吃。他做賊心虛的進屋來,說老師請假,所以提早回來;做母親的滿肚子狐疑,但不好說破,就叫他背書,結果薛倚哥一句也背不出來,母親拿家法要處罰他,他就炸了,頂撞這個不是親媽媽的母親說:「媽呀,你要打,生一個打,養一個打。你打?s人的孩兒,好不害羞,好不害臊。」這些尖酸刻薄的話,三娘一聽也炸了,所有的委屈都上來,她覺得活著已毫無希望,因此悲哀的哭泣起來;遠在屋外的老薛保聽到哭聲,知道狀況不對,連忙進屋問個明白。

冷靜的老薛保面對兩個充滿不甘願的情緒火藥庫,如果也跟著炸了,什麼都將不存在,薛家就此解體。這齣戲的精華所在就在這個點上,老薛保到底怎麼做到把矛盾轉為和諧的?他先問薛倚哥,小孩子不當一回事,甚至叫薛保少管閒事,善良與忍耐的老薛保一點不動氣,轉過身問三娘是怎麼回事?這齣戲開始展開緊湊、精采的問答唱段:三娘哭訴委屈,薛保請她忍耐,看小孩小不要計較,「輕打輕責,饒恕他一遭。」;可是三娘氣不能消,硬把正在織的布給割斷了。

民間版畫 三娘教子 薛保由老生扮演,戴氈帽、穿白色老斗衣、繫黃絲鸞帶。

從前孟母割布教子,是明明白白的警誡孟子,不努力精進半途而廢,那將是「前功盡棄」。在這齣戲裡三娘割布則是情緒使然,而且是當著薛保面前割的,不是當著小孩面前割的。這樣的處理很有道理,如果在小孩面前毀物發洩,將來小孩也學會毀物發洩的壞習慣。

人物微細的心理變化,這齣戲掌握得非常好,割布讓老薛保找到說服三娘的轉折點,他也用「情緒語言」,說他自己好恨、好喜,這引起三娘的注意力,問他何恨?何喜?這一問,三娘脫離自身的感傷陷溺,轉而關心外在世界。薛保的智慧就像大禹治水,採取引導以及疏通的辦法,避免了潰堤的危機,使水流復歸平和順暢,成功的讓三娘回到理性的這一面來。

最後薛保教導小孩一套說詞,請求母親原諒:「母親呀母親,孩兒下學回來,一言冒犯母親,現有家法在此,望母親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打兒一下,如同十下;打兒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這段話每個小孩都認同首肯。在京劇流行的時候,每個小孩都會這段詞,每個母親聽了也都會破涕為笑。結束了緊張的對立,這齣戲畫下句點,看完的觀眾很受觸動,感覺自己好像被更新了一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稱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皮影戲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將中國瀕臨式微的傳統皮影戲在美國發揚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宮演出。然而在她彌留之際,紅門劇社的風光已不如從前,她沒有後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戲遺產何去何從?
  • 1923年,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姨媽時,被中國古老藝術——皮影戲深深吸引。這位美國女孩終身未嫁,用盡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戲的創作、演出中,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羅斯福總統執政時期受邀赴白宮演出。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