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禮俗】絢爛繽紛的雨水節氣

文/秉竹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訊】
春雨綿綿

雨水是國曆二月十八日、十九日,正月的中氣,一年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春到人間,好像是溫暖的手,拂去了寒冬的蕭條,和煦的春風,輕輕地吻上了每一個人的臉,暖和的陽光,普照大地。在中國大陸的中部、北部,山上的積雪已經逐漸融化了,水從山上流下來,水分多了,濕氣重了,雨也多了,此時天候春雨綿綿,所以這時的節氣稱為雨水。

雨水是農民最盼望老天恩賜的禮物,在春季裡,綿綿密密的雨水,表示今年將是豐收的一年。有詩為證:「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燭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就是描寫在孟春下旬,雨水普降,遍潤萬物,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的喜悅。

雨水時節也是農夫播種的好時日,農人們有一句諺語「雨水節,接柑橘。」又說:「雨水甘蔗節節長」,很清楚的說明在這個時節應該努力種植的作物及草木在此時節努力生長的景象。

活潑熱鬧的景觀

絢爛繽紛的雨水節氣,天降甘霖,滋養萬物,活潑熱鬧的景觀也接踵而來。《周書時訓篇》:「雨水之日,獺祭魚;後五日,鴻雁來;後五日,草木盟動。」

《禮記.月令》:「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獺是一種很像小狗的動物,喜歡吃魚,常將所捕的魚井然有序的陳列岸邊,如同陳列祭祀的供品,遂稱為獺祭魚。《月令廣義》:「雨水日,獺祭魚,是日獺不祭魚,國多寇賊。」因為如果某年雨水節氣時日,天寒地凍,河水結冰,獺沒辦法下河捕魚,表示歲時的秩序亂了,節氣亂農夫的耕種和秋時的收成自然受影響,老百姓沒得吃,往往鋌而走險,盜匪賊寇自然比平常多了。

鴻雁是一種候鳥,秋季南飛,春季北飛。唐人詩云:「湘浦春深始北歸,玉關搖落又南飛,數聲飄落知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當北方出現鴻雁時,也就是告訴人們春天的第二個節氣──雨水,已經來臨了。

草木盟動是一句很鮮活傳神的描寫,植物尤待雨水而後欣欣向榮。《月山歌》裏描述:「雨水之時,木始榮。」雨水節氣裏有三種當令的花,:「——-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鮮黃的菜花,豔紅的杏花,雪白的李花,把雨水這個節氣點染得更炫爛繽紛。

節候語

「春東風,雨祖宗。」這話是說春天如果吹東風,必有大雨且為時甚久。「春南夏北,無水磨墨。」這是說春天吹南風,夏天吹北風,都是無雨的現象。

「春無三日晴。」「春天多雨氣。」「春雨綿綿。」這三句都是說春天是多雨的季節,所以這個節氣叫做「雨水」,確是名實相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科技日益發達,氣象報告的精準度愈來愈高,我們只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預知明日的天氣,甚至ㄧ週的天氣概況,因此節氣的名詞對現代人是陌生的,深不可測的。聰明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曆法,把一年分成廿四個節氣。
  •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天。立春的日期是國曆二月四日、五日,「通常是在黃曆每年正月初,有時也會提前到前一年臘月末」。
  •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中寶貴的好時節。現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聯想到掃墓的民俗,其實,從古到近代,清明節聯繫著寒食節和上巳,民俗活動多彩多姿,五花八門。可知道歷代的人們在清明時節從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動嗎?一起來探一探清明豐富的內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循環週期的起點。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轉變為春暖花開,一片五彩繽紛的盛景,迎來一年中難得好時節--春分,也迎來養生、開運的契機。本文要與你分享:「春分」的要義是什麼?在春分如何養生,如何開運?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冬眠的昆蟲,草木也競相舒展。今年的驚蟄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長精神,臘後風頭已見春」(韓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間讓人間長了精神,讓風兒捎來春氣。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時間在22點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這一節氣到來,都是令人心身振奮歡暢的一刻。一年之計在於春!怎樣利用立春陽氣生發的時機,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頭呢?從代代相傳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 圍爐、守歲中,遠處、近處的爆竹聲此起彼落傳開來!暖風褪去柳梢冷,一夜喚回天地春!守護傳統價值的民俗,守護人心中的善,穿過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將春天捎回大地!
  • 臘月裡虔誠祭灶神。圖為 清代周鯤繪高宗御題范成大祭竈詞 軸局部。(公有領域)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歷史時間長河中曾經發生過改變。這要從祭灶的歷史說起,先看一下祭灶的歷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風俗有過怎樣的變遷?哪一種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傳遞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節氣的氣候與物候特徵有哪些呢?小寒補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來探一探,提供我們,歲末補冬的精神與物質之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