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竞彩网 - 体育

天空之城的詩人——久石讓的音樂世界

楊蘿 圖片提供:聲碼跨界藝術
font print 人氣: 1338
【字號】    
   標籤: tags: ,

《天空之城》是讓許多動畫迷感動的作品,而裡面那段揉合悲傷與美好記憶的旋律,更是讓人泛起甜蜜與哀愁的漣漪。而這段動人的吟詠,是來自久石讓敏感細緻的心靈。

宮崎駿早期最著名作品《風之谷》、《龍貓》、《天空之城》都是動畫迷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之所以能「耳」熟能詳,其中的精采的配樂是最重要的幕後功臣。很多人或許不曉得或者忽略,這些感動人心的音樂是出自於音樂大師久石讓的創作。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情感細膩的音樂創作人同時也是著名的鋼琴家,而除了動畫配樂外,他在電影配樂上的成就更是被推崇備至。這位才華洋溢,細膩敏感的音樂大師將於11月20日來台跟大家分享他的音樂世界。

音樂之路的啟蒙
本名藤澤守,1950年12月6日生於日本長野縣中野市。從小就展現出對音樂的高度興趣,四歲起開始在鈴木鎮一的小提琴教學體系中學習小提琴,中學時期加入學校的管樂隊,高校時期決心往作曲家之路邁進,開始學習鋼琴與和聲學,之後考入國立音樂大學攻讀作曲。

受到Terry Riley與Phillip Glass極簡音樂(註)作曲家和武滿徹與黛敏郎的現代音樂作品啟發,自大學時期便開始專研現代音樂作曲,並在聯合演奏會中發表過數首創作作品。1978年組成一支名為「久石讓アンサンブル」的樂團,以打擊樂器演奏極簡音樂為主,更於1981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MKWAJU」,是當時日本第一張極簡音樂專輯,也奠定了他個人作曲風格的基礎。而隨後於次年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INFORMATION」,更強化了他成為獨奏家的地位。

久石讓

與動畫配樂的相遇
以極簡音樂創作為主的久石讓,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動畫配樂的創作。他第一次擔任動畫片配樂的作品是《開始人間加特子》。1983年,在動畫大師高的推薦下,與初出茅盧的年輕音樂家宮崎駿有了第一次的合作機會。推出首部原創作品《風之谷》的導演宮崎駿,大膽採用這位個人風格強烈的年輕音樂家來負責這部動畫電影的音樂創作。《風之谷》在1984年推出後票房長紅,電影原聲專輯也大受歡迎,在前百名排行榜上停留長達六個月以上,讓這位年輕音樂家開始嶄露頭角,也開啟了跨足電影與電視配樂領域的新契機。

有了第一次愉快的合作經驗後,久石讓1985年至1988年與宮崎駿再度合作《天空之城》與《龍貓》配樂,得到更廣泛的迴響,更加奠定了他在電影配樂領域的地位。也因為雙方默契十足,合作愉快,後來的《魔女宅急便》、《紅豬》、《魔法公主》及勇奪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神隱少女》配樂也是出於久石讓之手。

其他的音樂創作
1985到1986年間久石讓除了動畫配樂的創作外,還發表了另一張極簡風個人專輯「α-BET-CITY」與首張電視廣告配樂專輯「Curved Music」。

《龍貓》完成後,他發表了音樂生涯中最經典代表作的個人專輯「Piano Stories」,也開啟了此一系列專輯的先河,確立久石讓往後創作個人器樂曲專輯的形式,也成為往後久石讓開辦演奏會與往鋼琴家之路邁進的契機。

1991年,發表了在倫敦Abbey Road Studio錄音的個人專輯,同年,久石讓更為五部電影撰寫配樂。

他的配樂功力受到國際名導演北野武的青睞,邀請他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兄弟》、《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等電影擔任配樂。其中,《花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殊榮,而《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的配樂也榮獲日本音樂獎最佳音樂等數座獎項。也因為多次的合作,音樂大師與電影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1993年至2000年間,久石讓除了繼續發表數張廣受好評的個人專輯如:「Piano Stories II」、「Works I」、「Nostalgia-Piano Stories III」、「Works II」之外,同時幾乎每一年也都開辦個人巡迴演奏會,更在1996年應邀到台灣舉辦兩場個人演奏會,開創了首次海外開辦演奏會的先例。

除了精采的個人創作與演奏會演出外,久石讓繼續與許多知名導演和NHK等電視台合作製作配樂,不僅在2000年第五度獲得日本音樂獎最佳音樂獎等獎項,1998年也接下了長野冬季殘障奧運的節目執行製作的職務,負責除了比賽以外的各項節目與音樂規劃設計,並獲頒第48屆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賞。

愛說故事的音樂人
久石讓的音樂作品很注重旋律感情,在他的配樂當中,很容易發現到一種清冷的特質,這是因為對鋼琴聲音的清泠特性有一種獨特的體悟。因此他的音樂雖然感情豐富,但是往往會在最激昂處,悄悄洩出一種多愁,這也是他最特殊的風格。
宮崎駿的卡通雖然從兒童的想像世界出發,但也具有文化反省意味,用兒童的眼睛來檢視文明的腐壞與墮落,反射出一種對比後的感傷,而久石讓多愁善感的音樂讓宮崎駿的作品呈現出穿透人心靈的魅力。

將創作觸角伸向海外
2001年久石讓首度為法國的電影《Le Petit Poucet》(小拇指)擔當配樂。同年,久石讓更首度嘗試同時擔任導演與配樂的工作,作品分別是電影《Quartet》與短片《4-MOVEMENT》。2004年更應邀參加法國坎城影展,為默片大師Buster Keaton的作品《The General》(將軍號)重新譜曲,並在坎城影展中樂團同步為電影進行現場配樂演奏。

除了法國以外,2005年受邀為韓國電影《Welcome to Dongmakgol》(歡迎來到東莫村)配樂,這部讓人笑中帶淚的戰爭電影觀看人次超過800萬,成為韓國電影史上最賣座電影之一。

在電影配樂的生涯中,2006年無疑是久石讓豐收的一年,不僅陸續與香港電影《情癲大聖》、中國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合作,而且更首度跨足韓國電視圈擔任電視劇《太王四神記》配樂工作,並預定在年底前舉辦史無前例的亞洲巡迴演奏會。現已位居日本電影配樂執牛耳地位的久石讓,近年來國際邀約不斷,而他對音樂的那一份執著,可預期他還會再創作出更精彩的音樂。

久石讓名稱的由來
「久石讓」(Hisaishi Joe)這個名稱源自他的偶像,美國黑人音樂家昆西瓊斯(Quincy Jones)。他把「昆西瓊斯」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以最近似的漢字姓名書寫,就變成了「久石讓」。

與久石讓大師相遇
睽違十年,音樂大師久石讓,在主辦單位聲碼跨界藝術的盛情邀約下即將於11月20日應邀來台於國家音樂廳,舉行「久石讓 2006亞洲巡演──台北首演」音樂會,節目內容除了多首觀眾耳熟能詳的宮崎駿動畫經典配樂之外,還包括近年來久石讓大師最新創作,以及他為多部韓國、香港、中國等亞洲電影所編寫之電影配樂。喜愛動畫音樂的朋友不要錯過這場饗宴喔!

註:極簡音樂(Minimalist Music),或譯低限音樂,由連續不斷重複,卻又互相區隔的音符所組成的音樂。◇

<--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吉卜力原本不在我的行程之內,但對於一個喜愛宮崎駿動畫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初訪東京不可思議的漏失,在左思右想後還是把它擠了進去,同時把迪士尼換下(本想體會一下亞洲兩大迪士尼的差異),沒想到吉卜力竟成為最讓我豎拇指的東京回憶。
  • 單東京市區就有太多魅力的據點,隨便提幾個如新宿、六本木、表參道、秋葉原、台場、築地……七天也走不完,怎麼也輪不到三鷹這個有點郊外的小地方,但是許多自由行遊客、日本國內學校團體,甚至海外旅行社都會把三鷹列入行程之內,原因就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美術館坐落在此,以致全球宮崎駿的動畫迷都會把三鷹作為重要景點一遊。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