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創造了音樂

美好的藝術使人向善
莫痴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我最喜歡舒伯特的一首浪漫歌曲,是音樂頌(An die Musik,D547)。純淨高雅的旋律流露出作者謙和善良性格,這是他對音樂發自內心最誠摯的贊頌和感謝。


《偉大的藝術,
在多少生命幽暗的時刻,
苦難禁錮著我;
是您在我心中將愛重新點燃,
將我帶到美好的世界!
經常,來自您優美和弦的一聲輕嘆,
便為我開啟了天堂。
哦,偉大的高貴的藝術,
我從內心感謝您!》


這首歌曲使我回憶起和音樂有關的一段情緣。

大學畢業後,我迷上了古典音樂,整天帶著耳機與世隔絕,完全沉浸在串串音符的泉流中,放任心緒隨著樂曲起伏,時而熱情昂揚,時而低迴婉轉。過去的作曲家們成了我知心的朋友,莫扎特、巴哈,貝多芬…,我甚至多次夢見過他們。特別是莫扎特,自從我聽到《魔笛》第一幕王子和三少年的重唱而落淚時,我知道自己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這個200年前的天才了。因為他的音樂不僅完美,而且純善、無邪;那是發自天性的善意和愛,我甚至感到那和聲中散發著溫潤的光輝。聽其樂如見其人,我真的愛上他了。

然而在後來的現實世界中,我的感情經歷卻不是那麼美好。

一段世俗的畸戀使我陷入痛苦的深淵,最終還是失去了原本不該擁有的。
許多邪惡的念頭開始在腦海中涌現,仇恨、報復、傷害…
同時,許多誘惑在我周圍出現,要我放縱自己…

徬徨無助的時候,我想起莫扎特,聽著摯愛的莫扎特流淚。在天才的音樂中,我再次聽到了《愛》。愛應該是善意的,只能帶來光明美好,可是我為什麼在現實中因為失去它而產生仇恨和痛苦呢?如果因為《愛》而《仇恨》,那是《愛》嗎?《愛》怎能造成毀滅呢?這都不對呀!我發現原來這世俗的《愛》多是自私的佔有欲,不是真的《愛》。

因為一直記得音樂中的美好境界,我終究不願意墮落。我內心還是嚮往光明、高貴、純善,我不能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當時我不知道有沒有神,但是我請求祂幫助我脫離痛苦,回歸光明美好。也許就因為這《向上》的願望,神真的幫助了我。不久我知道了《真、善、忍》;從此走出了情感的困頓,再無絲毫的陰影。

舒曼曾說﹕《藝術是在人們幽暗的心靈中投注的一道光明》,我深有同感。

我更感謝偉大的造物主為人類創造了音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 聖誕變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樂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樂後製 DAW :Artemi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