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京城:京城九門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開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牆創建於元,而形成在明代。當時元代城牆有11個城門,明代初期,劉伯溫修建北京城時,將原來的11座城門改成了9 座: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即聞名於京城的「都城九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內九城」。
  
京城九門當初是按照對稱的格局而修建,即東直門對西直門,朝陽門對阜成門,崇文門對安定門,宣武門對德勝門,只有正陽門沒有相對的門。正陽門處在南面正中,位於京城的中軸線上,所以是九門中的主門。再者正陽門正對皇宮,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名為「正陽」。其北面正中不設城門,相傳有防止洩漏「王氣」的考慮。當時,京城九門都配有城樓,高大雄偉,十分雍容大度。清代九門提督則具有負責京師這九門的內外巡護和防衛的責任。
  
京城九座城門中,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位於南面城牆上,統稱「前三門」,安定門和德勝門在北面城牆上,東直門和朝陽門在東面城牆上,最後西直門和阜成門位於西面城牆。每座城門都有其獨特的用處,經過不同類型的車輛,即「九門出九車」。
  
正陽門俗稱前門,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大肆修建京城,其中包括城牆和城門,到正統四年,修建城樓竣工,正陽門成為京城九門的正門,也是京城的正門,以後一直延續到清代,是規格最高的城門,只有皇帝才可出入此門,每年皇帝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時到先農壇去耕地。明清兩朝,從天安門廣場皇城南端的大明門至正陽門之間,有一塊宛如棋盤方形場地,即「棋盤街」,是明清兩朝京城繁華之地,居住繁密,商賈如雲,當時朝廷所設一些政府重要部門也在此處。
  
崇文門在元朝時稱文明門,而老北京則稱「哈德門」或「海岱門」。崇文門甕城左邊有一鎮海寺,內有鎮海鐵龜,據說此處護城河下有一海眼,鐵龜用來鎮住海眼,以保京城平安。崇文門是收稅的地方,凡是來往商人均須在此交稅。崇文門又是酒車經過的城門,因當時的燒酒作坊多在南郊一帶,因而有「南路燒酒」之稱,城外設有酒道。
  
宣武門元稱順承門,是走囚車的城門,清代處決「犯人」的刑場就在宣武門外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定後,從宣武門拉出去,在菜市口問斬,所以宣武門城門洞頂上刻著「後悔遲」三個字。
  
東面的朝陽門是糧車經過的城門,元時稱齊化門。古時運糧到京城一般走水路,到通州之後再裝車進京,每當京城填倉之時,朝陽門糧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它的城門洞上還雕刻著一個谷穗。
  
從東直門經過車輛較雜,但主要是磚瓦和木材車,因為當時磚窖都設在東直門外,當時的東直門大街是一條由石板舖成的街道,左右有一百多家店舖,凡是人們日常所需用品器皿在這裡都能買到。
  
西直門元稱和義門,俗稱水門,是走水車的城門。當時皇宮中需飲用西郊玉泉山的玉泉水,故御水車每天從玉泉山運載泉水經過西直門到皇宮。甕城門洞中刻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京人皆知「西直水紋」。
  
同在西面的阜城門與朝陽門東西遙遙相對,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是產煤之地,運煤進京的車輛都走阜成門。阜成門的門洞頂上刻一梅花,取「煤」字的諧音,由煤棧客商募捐刻,所以有「阜成梅花報暖春」的說法。
  
北面的德勝門是兵車出入之門,取得勝還朝之意。德勝門有「德勝祈雪」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立,當時冬天大旱,乾隆出城祈雪,到德勝門時,天降大雪,龍心大悅,立此碑表示紀念。
  
安定門元稱安貞門,走糞車的城門。內建真武廟。這一點在京城九門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此外,京城九門城樓牌匾上的「門」字全沒有鉤,相傳皇帝乃真龍天子,龍是水中之物,而水中之物皆怕鉤,京城又是皇城,皇帝居住之處當然必須避開這個忌諱,所以內城九門的門字最後一筆是直下來的,沒有鉤。@(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份形成於的元、明、清三個朝代,圍繞在紫禁城周圍,數目浩繁有幾千條。胡同這種古老街道也成為京城獨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為京城一景。
  • 京城的四合院可以說是名聞天下。古老的京城除了皇宮紫禁城、其他皇家園林、寺廟等建築,最多的建築就是遍佈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國民居建築的範例,其間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京城獨具特色的一景。
  • 古老的京城擁有太多的歷史名勝、文物古蹟,還有很多豐富的民間傳說。一次,在京城幽深的胡同中碰到了一位老北京,聽他說起一些關於京城的典故和傳說,可謂如數家珍,其中有一個「八臂哪吒城」的傳說令我印象頗深。
  •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 登上岳陽樓遠眺,江湖上煙波無垠,山水間波光雲影,或晴或雨氣象萬千。歷代有哪些好詩文好圖畫,描繪雄渾雋永的岳陽樓?
  • 好山水、好樓臺、好文收!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閣的勝宴上一氣寫就長序《滕王閣序》,視野宏大、博古繫今,序後短歌詩情富麗流暢、氣概蕩氣迴腸,讓滕王閣的盛名遠播,成了江南最早成名的觀景名樓,久久吸引後代之心。
  • 晚王勃一世紀的韓愈從小就心慕滕王閣盛名,他讚滕王閣臨水觀景之美「瑰偉絕特」,在江南「獨為第一」。滕王閣是江南歌臺舞榭,規模富麗桂殿蘭宮,規模有多大呢?
  • 鸛雀樓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四大名樓之一?沈括薦賞登鸛雀樓三大名詩,氣象各是不同,各有何所長?想像黃河中矗立著壯觀奇巧的鸛雀樓,奔騰的黃河水、高遠的鸛雀,烘托鸛雀樓的高遠氣象。知道鸛雀樓和黃鶴樓有何相似之妙處嗎?
  • 幾千年歲月的滌蕩,黃鶴樓「天下第一樓」的地位屹立不搖!黃鶴樓矗立在浩湯長江之上的雄渾俊姿,如黃鶴展翅的律動之美,是視覺上一絕。此外還有什麼絕妙之處?
  • 回顧中華建築中的亭臺樓閣,典麗瑰偉數不勝數。觀光賞景的樓閣、啟示人生的教化亭臺、傳承文化的藏書樓閣、巧技偉構皇宮亭臺樓閣、萬夫莫開的關塞城樓、鐘鼓樓和佛道寺院樓閣。多少朝代的輝煌、多少文明的精神,都典映其中。亭臺飛簷幾度勾留風雲;樓閣軒窗來再連繫古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