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娱乐 - 体育

中元普度節

惠文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在傳統的習俗中,黃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陰間裡所有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全被放出來覓食,從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才重返陰間。

所以民間對七月的禁忌滿多的,什麼七月不能嫁娶、不能搬家、不能出門旅行、不能晚歸、不能到水邊玩水……等等。

那「中元」的名稱是來自於道教,而中元指的就是道教信仰的最高神只「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因此七月十五這天,民間都會祭祀地官大帝,而地官大帝相傳也就是古代賢君大舜,所以民間就以祭祀地官大帝,感謝大地的福佑,作物得以生生不息。

那中元普渡的由來,相傳「目犍連」也就是目蓮尊者有一天,他透過他的神通眼,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母親混在惡鬼群裡,餓的不成人形,備受痛苦,於是目蓮尊者用缽盛飯,端給母親,誰知,飯一入口,頓時化成炭火,目蓮尊者看到自己的母親被受煎熬,內心真是痛苦不堪,立既去見佛祖,請求佛祖指點,如何營救母親脫離苦海。

佛祖說:「你母親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所以才會有這種報應,要救她不是你一個人能辦得到的,你必須在七月十五當天,為各地出家準備羅列百味五果供養眾餓鬼,結合所有僧侶及眾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拯救陷在地獄的母親,脫離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別人的父母,讓他們也脫離苦海」。

於是目蓮尊者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終於解救自己的母親,並普渡了別人的父母親;在佛教稱為「盂蘭盆」法會。

這種習俗一直傳承下來,於是就成為中元普渡的儀式,那在家家戶戶門前普渡時都會擺設長長的供桌,供桌上擺著很豐盛的祭品,還插著「慶讚中元」的旗子,使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養他們的地方。

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或是以各行各業為主,例如:市場普渡;也有里長來主辦,社區鄰里為對象。祭品不拘,通常都很豐盛,糕點和粿類通常都不能少,因為七月天氣炎熱,祭拜時間又長,所以食物容易腐爛,以前的人都認為七月普渡的東西容易壞,是因為那好兄弟、孤魂野鬼來吃過,其實不是這個因素,而是因為天氣熱、時間長的關係。

各地有許多傳統的普渡活動,尤其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有特色的放水燈,宜蘭的搶孤,人們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悠遊於天地之間,中原普渡祭拜孤魂野鬼,讓牠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誠,而結合目連救母的故事來傳楊孝道,也勉勵人多行善事,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中元節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傳很久以前,福建的某一山中,住著一戶貧窮人家。有一年夏天,家中的老婦人,因在炎炎烈日下辛勞工作而致中暑。老婦人的兒子看到後心急如焚,趕到山上去找草藥。在大太陽下急促地奔跑到山上,藥草還沒採到,他自己卻因焦慮慌亂,也中暑昏倒。
  • 一大早,全家大小都圍在大篩子旁邊,等著母親把糯米糰捏成玻璃珠大小,大家爭先恐後的搓起湯圓來,還比賽看誰搓得比較圓、比較快……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表示表示,北部院區書畫展全新登場,推出四檔書畫新展融合書法、繪畫及緙繡,跨越視覺與聽覺,透過多元媒材交織和諧共鳴的藝術樂章。
  • 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
    天清地明的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中寶貴的好時節。現代人一想到清明可能就聯想到掃墓的民俗,其實,從古到近代,清明節聯繫著寒食節和上巳,民俗活動多彩多姿,五花八門。可知道歷代的人們在清明時節從事哪些有趣又有益的活動嗎?一起來探一探清明豐富的內涵吧!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此時節萬物清潔明淨,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戰國時代屈原《楚辭》說:「陽氣發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傳》云:「三月清明節在戌」。由此可見中國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對「清明」這個節氣就有了深入的認識。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變成掃墓節呢?
  • 踢毽子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運動,是古代「博戲」的一種。中國人踢毽子的歷史很長,在漢代的畫像磚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了。古人認為踢毽子最初來源於蹴鞠,而蹴鞠相傳為黃帝所作。這麼看來,這小小的毽子,其來歷也非同尋常。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循環週期的起點。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轉變為春暖花開,一片五彩繽紛的盛景,迎來一年中難得好時節--春分,也迎來養生、開運的契機。本文要與你分享:「春分」的要義是什麼?在春分如何養生,如何開運?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
  • 每年的3月17日,紐約市都會在第五大道舉辦盛大的聖派翠克節遊行,這是全球最著名的聖派翠克節慶祝活動之一。聖派翠克節(St. Patrick's Day)的習俗包括穿戴綠色服飾、飲用綠色啤酒或蘇打水、裝飾三葉酢漿草,愛爾蘭矮精靈是常常出現的角色。而在中國,雖然沒有專屬於綠色的節日,但許多飲食文化、民間習俗與傳說,也蘊含著與聖派翠克節相呼應的元素,聯想起來還別有一番風味。
  •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此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冬眠的昆蟲,草木也競相舒展。今年的驚蟄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長精神,臘後風頭已見春」(韓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間讓人間長了精神,讓風兒捎來春氣。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時間在22點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這一節氣到來,都是令人心身振奮歡暢的一刻。一年之計在於春!怎樣利用立春陽氣生發的時機,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頭呢?從代代相傳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