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RW上投注app - 体育

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白川鄉合掌屋

有紀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天色漸暗,合掌屋民家燈火通明,猶如童話般的鄉村小屋……

今年到日本北陸旅遊除了參觀世界愛知博覽會、三大名園之首的兼六園、立山黑部的雪壁,別忘了到童話世界拜訪世界文化遺產的「白川鄉合掌屋」。

由金澤搭乘濃飛巴士到白川鄉,巴士須提前預約,因為每天只有上、下午二班車,冬季因大雪停駛。沿途行經金澤市區,在進入綿延翠綠的山區後轉上高速公路,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到達白川鄉荻町合掌集落。

「合掌集落」位於日本岐阜縣白川鄉荻町,標高1500公尺的深山,四面環山、水田縱橫、一幅如詩如畫、清新脫俗的田園景色。目前人口大概有1900人左右,合掌建築屋有114棟,其中民宿和民家有59棟。

「合掌屋」指屋頂如人的兩手合掌時,成60度的三角房屋。在40年代德國建築學者就說白川合掌屋是最合理、最理性、最天人合一的建築。1996年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白川鄉的荻町合掌集落、鄰近的白山全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白川地區由於冬天嚴寒,這種房屋特別適合大雪地區居住,房屋主體是木材建造的,屋頂則舖蓋茅草,利用卡榫及結繩構成,沒有一根釘子及石塊,這裡每間合掌屋的屋齡都在百年以上。

合掌屋內部建築通常有四~五層樓高,一樓供起居室、房屋及廚房、浴室,二樓作為貯藏室,閣樓是三角型的屋頂搭成一個小屋。在18世紀江戶中期養蠶繁榮時期,閣樓就是養蠶、織布的地方。一般住民宿的旅人是不能隨意上合掌屋參觀,若要參觀可到「和田家」的合掌屋。「和田家」合掌屋有400年的建造歷史,主人是當時的大戶人家,氣派的大宅內,從一樓到五樓格局完整,陳設當地人民生活用品,耕作農具等等。

通常一棟合掌屋平均30年須更換屋頂一次,村人都利用早春還未耕作前更換。在修繕時幾乎都動員村裡100多人,男人修屋頂、女人負責作飯,這樣的盛況都會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參觀。

每戶合掌屋門前都用木板標示自已的名字,我們住宿的合掌民宿叫。來這裡住一宿,享受寧靜的田野生活,只需日幣8000元(含早晚餐)。傍晚時分落日餘暉照耀在合掌屋及田埂中,形成一幅悠然美麗的圖畫。走在這個安靜村莊的田埂邊,結束田裡工作的奧吉桑、奧巴桑彎著背走在路上,親切地向我們問安,這種沒有車水馬龍的景像及吵雜聲音,真像是世外桃源般。一路行來天色漸漸昏暗,合掌屋民家燈光通明,猶如童話般鄉村小屋。

晚餐由民宿女主人親手料理,幾樣山菜、香魚都是白川當地現產的,還有味噌醃漬飛驒牛、五箇山製作的手工豆腐等口味俱佳,但是隨著季節不同料理也會有所改變。大家圍在燒木炭的圍爐享用當地出產的食物,一邊聽著女主人述說著民宿的歷史。沒有豪華飯店設備,卻有在童話世界的感受,能在世界遺產的合掌屋中住宿一晚,不也是一件令人回憶的事嗎?我想這也是它吸引各地人前來造訪的魅力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 洗手壺(aquamanile)是中世紀歐洲社會的常備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語aqua和manus,分別為「水」與「手」之意。洗手壺在宗教和世俗場合都會用到,神父在做禮拜時會用它倒水洗手;貴族和富商在宴會上也會擺放華麗的洗手壺給客人洗手。
  • 欣賞漢普頓宮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於那融合美麗、端莊、高貴、內斂與莊重的畫作之餘,可能會以為這些畫作來自一位18世紀中後期的藝術家。然而,這些肖像畫卻是在更早一個世紀之前由戈弗雷‧內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創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國畫家,公認是英國最傑出的巴洛克肖像畫家。
  • 很多人會在一月份做年度計劃。每年我都會擬定兩個大的創新方案,我會按季節規劃:春夏兩季照料我的果菜園;秋冬兩季學習一項藝術或手藝,今年是學女裝裁縫。
  • 捷克共和國的捷克克魯姆洛夫鎮(Cesky Krumlov),距捷克、奧地利、德國三國交界處不到50英里,是該地區建築遺產的傑出代表。小鎮歷史文化中心的街道布局和許多普通建築,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更大型的建築,包括兩座宏偉的修道院在內,更為小鎮增添了美感和歷史氣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