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BET365 娱乐 城- 线上博彩全攻略

華商收藏一尊在印尼出土的十一面菩薩玉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子仁印尼泗水報導)印尼華裔商人鄭宗源先生收藏了一尊高58.5公分,寬45公分﹐重25公斤的十一面觀音像。據記載十一面觀音像通常是根據密宗教義和儀軌所造。

大約在半年前﹐鄭先生從印尼的本土人手中買了下來﹐據介紹這尊十一面菩薩像大約是兩三百年前在印尼的西爪哇出土的﹐玉像至今保存完好﹐十一面慈祥的面容和每一只的彫刻都很精細。從沾有泥土的底座上可以看到刻有不容易辯認的古文字﹐類似的文字玉雕的背後也有。鄭先生認為中國的佛文化很早就傳入了印尼。鄭先生說收藏古物是他的業余愛好﹐已經有二三十年了。在印尼有這種愛好的人有不少﹐他有時也會和這樣的朋友一起夠買古物。

鄭先生和他到訪的朋友一說起他們受藏的古物就顯得格外高興﹐鄭先生說這尊十一面觀音像是大約兩、三百年前在西爪哇的巴盾出土﹐他半年前買下來以后,曾经找国一些文字专家辨认这尊十一面觀音像上的文字,至今还是没有结果。

鄭先生除了收藏十一面菩薩像外﹐他還收藏各種各樣的古玩﹐有些還是當年的和尚用品。他一邊擺弄他的古玩一邊說這些都是出自印尼爪哇島的。他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引證他的收藏﹐分別是來自中國的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

據鄭先生介紹﹐這些古玩在印尼爪哇島的 Mojokerto 很多。在他的收藏品中﹐有不少是油畫。有些作品經過專業機構的檢驗還是真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羅碧╱特稿「生命是無價之寶,當病人來找你時,他是把命交給你,怎能隨便呢?」行醫逾半世紀的總統府資政陳楷模不僅是外科權威,過去在台大醫院服務時,還因教學嚴謹、要求嚴格,而有「雷公」之稱,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敏夫、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等多位名醫,都是他教導出來的學生。
  • 在天上住著一個水瓶,這個水瓶待在觀世音菩薩身邊已經跟了上千年了。水瓶一直認為自己在菩薩的心中有一定的份量,可有一天,觀世音菩薩突然拿起水瓶對水瓶說:「水瓶!水瓶!你已經變髒了,不能夠繼續在這個境界中待了,你該去你所該去的地方。」水瓶心急的說:「菩薩!我沒有呀!我依然是這樣光潔亮麗的!我一點都沒髒呀!」菩薩莞爾的答道:「是呀!你依然是如此光潔亮麗,千年不變,但是你的本質卻改變了,已經不合這個境界的標準了!」水瓶懇求的說:「菩薩!我在您身邊待的時間已經這麼久了,難道您一點都不眷戀著我們的緣份嗎?」菩薩還是一笑說:「水瓶呀!從剛剛你講的話當中,再對照一下過去的自己,你覺得自己還能在這個層次中待嗎?」水瓶變得急躁且不服氣的說:「既然這裡已經容不下我了,我寧可自己去尋找識貨的凡人!」說完就往凡間跳下。
  •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當一個修道人受色魔誘惑失去自控,心灰意冷下山準備放棄修煉時,菩薩化成一個以鐵杵磨針的老婆婆來點化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的八位凡人,修煉成仙風道骨的神仙,持法器在碧波蕩漾的海面上各顯神通百;家喻戶曉的為愛情抗爭的陝北姑娘蘭花花,脫胎換骨為現代西方舞者,在旋轉的能量中昇華。。。
  • 在日本東京有一座最古老的寺廟,它創始於7世紀並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它曾經在西元1945年被燒毀,後來重建於西元1958年。其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是大門上懸掛100公斤,書寫「雷門」二字的巨型燈籠。猜到了嗎?它就是聞名的淺草寺也叫淺草觀音寺。
  • 前陣子因誇大療效與製造廠址標示不實,遭衛生局開罰並要求下架的香華天,因涉及利用宗教信仰及命理的行銷手法,引起大眾關注。香華天化妝品將菩薩展示在百貨公司櫥窗中,宣稱膜拜者可換取青春與美麗。
  • 自由時報記者賴仁中╱特稿 五十年前的嘉義鄉下,有座村莊發生全村宗親為了爭產涉訟,甚而械鬥流血事件,原本和諧的宗親從此裂成兩派,親族間形同陌路的傷痛,至今猶未癒合。

  • 常言道「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石雕木刻的佛像或許不怕過江,但是怕地震。在經常地震的日本,人們就想到用「減震裝置」來保護國家級佛像免遭地震之災。
  • 常言道「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石雕木刻的佛像或許不怕過江,但是怕地震。在經常地震的日本,人們就想到用「減震裝置」來保護國家級佛像免遭地震之災。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