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鼓樂」 走近紐約新年晚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紐約記者韋實報導】最能炒熱過年氣氛的,莫過於是鑼鼓喧天的舞龍舞獅了,本報訪問了將在紐約和華盛頓特區新年晚會出場的節目〈龍騰鼓樂〉。

此節目共53人演出,結合舞龍、舞獅、方旗、唐鼓等四項技藝,是熔中國傳統武術、鼓樂與龍藝為一爐的綜合性藝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許多西方人也參加了這次龍隊。他們經過長期訓練﹐動作不輸給中國人。參加表演的布朗德表示﹐非常高興成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的參與者之一﹐而不是僅僅觀看。

中國的「鼓」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成語里有「緊鑼密鼓」,以好戲即將開演前快而密的鼓聲為譬喻,引申為事前緊張的准備工作。「大張旗鼓」是大規模的擺開旗鼓陣勢,比喻聲勢浩大,「歡欣鼓舞」則以隨鼓起舞的歡欣,比喻心靈受到無比的激勵這些日常用語,也顯示了「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每日的打更報時,到端午節龍舟的鼓樂,到年節慶典的舞獅大鼓,以及佛門的「暮鼓晨鐘」,「鼓」成為華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這次的唐鼓突出的是神韻﹐威猛無比﹐希望能掃除過去一年的陰霾。

方旗代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獅為祥瑞靈物,象徽吉祥,帶來好運;獅代表正義,化戾氣為祥和,驅魔避邪。新年舞獅用來驅邪鎮妖﹐被認為會帶來祥瑞喜慶的好預兆。舞獅分南獅和北獅。北獅不若南獅龐大,全身以纓毛作獅被,純粹獸毛顏色,表演重於撲,跌、翻滾、跳、躍及搔癢等動作,神態活現。南獅造型身披麟甲,有金,銀、紅、黃、黑及藍諸多顏色,五彩繽紛,但以金銀二色居多,其外形誇張生動。南獅表演講求整體配合,突出表現獅的喜,怒、疑、驚、睡及醒等神態變化。

龍在中華民族代表吉祥﹑尊貴﹑力量﹐它可為人間遍灑甘露,消災降福,帶來社會安寧和富貴繁榮。在唐宋﹐舞龍早已成為盛大節日﹑隆重慶典和會景巡遊必須表演的節目。

氣勢宏大的舞龍舞獅只是晚會的一個節目﹐將於今年年初在全球七處盛大登場的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結合作曲、編曲、歌唱、舞蹈、服飾、曲藝、燈光、舞台設計、電視科技等,是一場綜合性的藝術盛會。紐約主場晚會將在2月4日晚在曼哈頓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 聖誕變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樂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樂後製 DAW :Artemi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