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絃情-日本箏樂(下)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瀨音

《瀨音》是宮城道雄先生於1923年的夏天創作的。宮城道雄在群馬縣利根川的週邊所得到印象有感而發,利根川亦稱之為阪車太郎,是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景象非常壯觀。

激浪就像弓箭,衝向巨岩去,聲音大的震耳欲聾,急流奔向山與峽之間,深不可測,其中變化,妙不可言。

樂曲中作者用了大量模擬具體形象的效果,諸如馬在奔騰般,急流洪洪的作響。

還有潺潺的流水聲,渦流聲,或者是岸邊水灘上的聲音,山源的水聲…等等。

作者將大自然的風景巧妙的用在音樂上,並且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春之海

此樂曲原是箏與尺八的二重奏,在此用小提琴代替尺八,宮城道雄已在1932年和外籍小提琴家作過這樣的嘗試。

該曲《春之海》是室內樂風格的標題音樂,按西洋三部曲式寫成,第一部分表現春天海洋的恬靜,速度舒緩,先由小提琴奏出優美的主旋律,箏為之伴奏。

然後由箏演奏波濤拍打船幫的旋律,小提琴模仿海鷗的叫聲。

第二部分速度加快,箏奏出船歌風吹的曲調,小提琴則演奏象徵春霞的主題。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反複,全曲以箏和小提琴,一問一答的音樂,平靜結束。

在這首樂曲中箏多處運用了複雜的左手演奏技巧,該曲曾在國際音樂節上獲得很高的讚譽, 是日本新邦樂的代表之作。

(新唐人電視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首日本傳統民謠以五聲音階的優美調性訴說故事的淒絕之美,詩情節奏中道盡櫻花開落的剎那一種難以逼視的美麗。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