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斗宮古瓷窯址,位於德化縣城東南隅的寶美村。
這座宋元古瓷窯址(1976年由省、地、縣、廈門大學歷史系聯合發掘),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150米,窯基長(坡長)57.1米,寬1.4-2.95米,共17間窯室的窯床,出土了800多件生產工具和6790多件完整或殘缺的陶瓷器物。
出土的生產工具有印模、製坯轉盤、敲匣缽的鐵刀、匣缽墊、各類匣缽等。器物有碗、盤、碟、壺、罐、瓶、洗、盅、盒、高足杯等10餘種。經考古發現證實,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宋元德化瓷器出土甚多,海碗、軍持、粉盒、瓶、罐等器,不勝枚舉。在東非海岸基爾瓦遺址出土的白釉蓮瓣碗,與屈斗宮同類產品毫無二致,是德化瓷器輸入非洲的證據。
德化窯從它的崛起到繁榮,在漫長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屈斗宮古窯址中發掘的瓷器造型和燒制方法具有明顯的宋元朝代瓷器的特點,它對研究宋元時代和中國民窯體系、瓷業生產規模、窯爐結構、燒制工藝、瓷器外銷和研究德化窯「象牙白」瓷的創始年代都有重要價值,同時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外銷和宋元時期中外貿易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