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官网 - 体育

六十四卦雜記—「乾為天」(下) 新州 沈家銓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訊】九五爻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書曰﹕「九五爻剛健中政,位居尊位,和其它的九五爻位不盡相同。因為乾卦是純陽至健至卦(六爻皆陽),九五爻又是得乾 道之純,是以如有聖人之德居天子之位,好似飛龍在天一樣」。「利見大人」者,利見賢臣也(如堯之見舜,沛公之見張良)。此爻是說,以聖人之德,居天子之位 ,而下應九二。文言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靚,本乎天者親 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其實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解釋清楚了,那就是「自然相感的一種現象」。為甚麼夫妻倆很少是俊美配俊美的,有的是丈夫比妻子好看,有的則是妻子比丈夫好看,這就是一種「自然相感」的一種現象。

  「同聲相應」者,按現代的科學原理來分析﹔二種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波,如果是相同的話就會產生「共鳴」的作用(以聲感聲自相應也,如一雞啼百雞 啼。同聲相應,如鶴鳴而子和,有著共同目的的人,會因目的相同而相應)。「同氣相求」、氣者、氣質也。氣質者,性格、性情、愛好—等。因自己對,對方的氣質有所投好而相互吸引,進而相求,最明顯的莫過於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簡而言之,「同聲相應」和「同氣相求」,也就是繫辭上傳第一章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之意﹔有著同一目的的人,以及有著相互吸引因素的人物,才會相應,相求。「水流濕」者,「濕」者,下地也,也就是說,水往低處流。「火就燥」,「燥」者,上地也,另一說,「燥」者,乾物也,也就是說,火往高處走,或是說物乾就易於就火。這是在說明「水流濕」,「火就燥」,二者都是一種自然的趨勢。

  「雲從龍」,「風從虎」,我們都沒有親自目睹,親身經歷過,筆者猜測大概是古人的一種虛構,用此虛構來比喻一種自然相感,相應的必然性吧。「聖人作,而萬物靚」。「作」者,猶起也,出現也。「靚」者,見也。筆者認為「聖人」二字不能光作「聖人」來解釋,否則其範圍也就太窄小了。「聖人作」,應該譯成,凡是任何有吸引力的人事物出現,則人人皆採而效之,這樣的解釋比較易懂且通俗。有如一件時髦的東西一出現,一上市,人人就爭而仿之。「聖人作」,而萬物靚,也不過是在比喻相感相應之理而已。「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讀者們如果從各種「易經」書籍中去找這句話的解釋,尤其是「來知德」先生的解釋,那就會讓人感到頭昏眼花了。其實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各從其類」,魚會和鳥相感應嗎﹖其實也就是同一句話﹕「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而已。一物向一物,互相聚合是一種自然法則,但是在極少的機會之下,非惟同類相感,亦有異類相感者,有些反常的相感,皆是冥理自然,不知其所以然者,非惟近事相感,遠事亦有遙遙相感者,所以人生禍福,也是全憑機遇的。

  上九爻曰﹕「亢龍有悔」。書曰﹕「陰陽之理處極必變,陽極則生陰,陰極則陽生,消長盈虛,一定之理數也。九五飛龍在天,已得時位之極,以時則極,以勢則窮,若復過此,則極而亢矣,安得不悔﹖」。文言曰﹕「上九,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書曰﹕「六爻之首,故曰貴,然非君非臣,故曰無位,上九非不貴也,貴宜乎有位,而無位。位非不高,高宜乎有民,而無民。非不有賢人也,賢人宜輔而莫為之輔。上九是無位,無民、無輔、則離群孤立,按這樣的條件而動,有悔必矣」。用九曰﹕「見群龍無首,吉」。

  在六十四卦之中,也只有乾卦和坤卦,才有「用九」和「用六」的爻辭,所以六十四卦總共有368個爻辭。書曰﹕「首者,頭也,凡卦初為足,上為首,則上九即群龍之首,不見其首,則陽極變陰。陰柔性主退,」不可主進而爭先,知進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喪,不與時偕極,為物先則有禍。如用最普通的話來講,就是不要自動的強出頭。不強自出頭(無首)就不至於亢,故群龍無首,吉」。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天行」者,天之運行,一日一週萬古無改。「健」者,運而不息也(陽之性至健故不息)。「以」者,用也。(體易而用之,此乃用易之方也)。「息」者,止息也,「不息」者不停也。書曰﹕「天之運行,一日一週,片刻不停,萬古無改,非極強健,何能至此,故君子觀象而效之,自與乾道合」。六十四卦除了「乾」卦之外,其餘的六十三卦,在爻辭之後,接下去的就是「小象辭」,而乾卦的六個小象辭」卻是緊接在「大象辭」之後,而是自為一編的體制,下面筆者要講的,就是乾卦的小象辭。

  初九爻象曰﹕「乾龍勿用,陽在下也」。初處卦之最下,陽而在下,未得其時,故需待時勿用也,九二爻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出潛離隱,君德已著,周遍於物。九三爻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書曰﹕「君子之所以朝夕競惕,汲汲惶惶,往來不己,無非是動循天理。」九四爻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量可而進,進退在己。九五爻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造」者,作也。書曰﹕「聖人作而居天位,德流化洽,而天下治,有如龍飛在天,雲行雨施,天下平」。上九爻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盈」就是「亢」,書曰﹕「陰陽盈虛一定之理,戒人不可久於處盈,久則災禍臨身,致悔之由也」。用九爻象曰﹕「天德不可為首也」。書曰﹕「陽便是天德,天德既為陽,陽極必變為陰,陽剛陰柔,陽先陰後,剛柔互用,先後循環,純出自然,決無強行為首的事情,如剛而不柔,遇事爭先,那便非天德了,所以說天德不可為首」。「文言」者,即文飾「乾」,「坤」兩卦之言,以盡「乾」,「坤」兩卦的意蘊。下面的爻辭 就是對乾卦的六個爻,做進一步的延伸以盡其意。

  「潛龍勿用下也」,因地位在下,只宜隱遯,不能為世所用。「潛龍勿用。陽氣潛藏,陽氣潛藏,正陰氣極盛之時,天地閉,賢人隱,所以勿用」。「見龍在田,時捨也」,以時宜居止不可燥進,故曰時捨。「見龍在田,天下文明」﹕雖在下位,然天下已被其德化。「終日乾乾,行事也」﹕終日敬慎,以進德修業為 事。「終日乾乾,與偕行」,天之健,終日不息,九三之進脩亦與之偕行而不息。「或躍在淵,自試也」﹕先自試可與不可,試其時也,「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下三爻為下卦,到四爻便成上卦,下卦處為潛,上卦初為躍,故謂革,「飛龍在天,上治也」﹕飛龍在天,而天下平,聖人在上,而天下治。「飛龍在天,乃位乎天 德」﹕天德即天位,有是天德而居是天位,無德而居,不可謂之天德。「亢龍有悔,窮之災也」﹕「窮」者,亢也,物亢災隨,亢龍安得無悔,「亢龍有悔,與時偕 極」﹕當亢極而不能變通,亦與時運俱極,所以有悔。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