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震(雷)下離(火)其名「雷火豐」。「豐」者﹐富足﹐茂盛﹐眾多﹐充滿也。「豐」的形成是由於我們努力開拓的結果﹐「豐」是一種人為的因果﹐「豐」是不 能不勞而獲的。雜卦曰﹕「豐多故親寡旅也」。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真實的一面﹐人處「豐」時多故舊(人處豐的時候﹐門前車水馬龍)﹐人處窮時寡親識(人處窮的 時候﹐門前可羅雀)﹐這短短的六個字卻道盡了「世態的炎涼」﹐亦可見這是人性普遍的自然趨向。在數千年前﹐大智慧者就從「雷火豐」及「火山旅」兩個卦中領 悟到了人性﹐而道出了「豐多故親寡旅」的嘆語﹐在數千年後的今天﹐這種人性的趨向﹐不但沒有隨歲月有所減少﹐反而與時俱增。人情之薄奈何其薄如紙﹐再過段 時間「人情」這兩個字我想就會從我們的意識中斷然消逝了。
「豐」卦最重要的一個啟示﹐就是要我們以「豐」為憂﹐不要以不豐為憂。世上絕大多數的人﹐他們都汲汲地在追求「豐」﹐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豐」這個 東西無止無盡﹐更重要的是﹐「豐」這個東西它沒有一個標準可以用來衡量﹐會因個人的人生觀﹐滿足慾望的大小而有不同﹐同時又會因年齡的增加而不同(有的人 對「豐」的追求會因年齡的增加而遞減﹐有的人反而卻會因年齡的增加﹐而嚴本加厲)。筆者對「豐」的追求標準目前已經到了﹕「只要妻子(年糕)整天笑嘻嘻的 ﹐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了(家和萬事興也)。」
一般來講每一個卦都非常重要﹐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二個爻的相應(陰陽)﹐但是在「豐」卦卻只重視兩個爻的同德(兩個陰或是兩個陽)相輔 ﹐那是因為「豐」卦本身已經是豐大了﹐如果再有相應的話﹐這樣就會加速由「豐」進入衰弱的速度(日中則昃﹐月盛則食)。卦曰﹕「豐﹐亨﹐王假之﹐勿憂﹐宜 日中」﹐「豐」者﹐盛大也﹐「假」者﹐至也。一件事既然盛大了﹐則事事自會亨通﹔理勢之不得不然也﹐但也只有有德者才能至豐大之地。然物極必衰乃是一種常 道﹐所以也只有智者﹐才不會去懮慮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的必然性﹐因為空憂於事無益。重要的是要知道任何去守中而不使過盛﹐如日之方中而不稍過(處盈而受中 道﹐就可常保其豐)。「宜日中」這三個字的另外一種解釋是「宜如日中之盛明廣照﹐無所不及﹐無所偏頗﹐然後才能無憂」。
「雷火豐」和「火雷噬嗑」二卦﹐皆是「明」「動」之卦(卦由震和構成)「噬嗑」卦是先動而後求明。「豐」是已明而後動。彖曰﹕「豐大也﹐明以動﹐ 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 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這是在告訴我們﹐至豐之道﹐在於先明而後動﹐不明而動是為燥動(冥行)﹐燥動豈 會有至豐之理﹖明而不動﹐則明無所用﹐必須「明」「動」相資才是至豐之道﹐然至豐富豈易為之﹖也只有有才德之人才能達到「豐」的境地。
書曰﹕「所治既眾﹐當憂其不能周及﹐所以宜如日中之盛明﹐普照天下﹐ 無所不至﹐無所不及﹐這樣才可勿憂矣」。「宜日中」這是一句戒辭﹐因為事當豐極之時﹐最令人擔心的是不能謹小慮微﹐如此則明必有所不照。處豐極之時而明有 所未照﹐昏衰之兆也﹐故直言宜日中。又曰﹕「日昃則不能遍照﹐日中固照天下﹐然日又豈能長中﹖」日以中為盛但日中必昃。月以盈為盛但月盈則食﹐這是天地的 造化之理﹐其盈虛消息(盈虛者盛衰也﹐消息者死生也)﹐每因乎「時」。時至﹐天地尚且不能常盈﹐不會常虛﹔又遑論人和鬼神呢(鬼神者﹐天地之間一切變化的 運動者)﹐所以我們對一件根本就無法去改變的事情﹐就不應該整天做著沒有結果的懮慮。
「離」卦的九三爻說﹕「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缶」者﹐常用之物也。「鼓缶」者﹐樂其常也﹐「耋」者﹐八十歲的老人。這也是 說﹐盛衰生死互為倚伏﹐乃天運之常﹐人生至此應樂天知命﹐鼓缶而歌﹐人若不能「安常」以自樂﹐徒戚戚于大耋之嗟﹐這樣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自速其死(摘自 「來」註易經)﹐所以對無法改變的事﹐徒憂是無益的。我們要懮慮的是﹐要任何的去守中﹐去持泰保盈﹐雖然我們知道不能使「豐」永遠不墬﹐但至少也要試用 「改弦易轍」的方法﹐去延長「豐」的期限。
初九爻曰﹕「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象曰﹕「雖旬無咎﹐過旬災也」。初九爻為下卦「離」(明)之初。九四爻為上卦「震」(動)之始﹐以明 配動﹐明動相資(兩相匹配)﹐至豐之道也。「旬」者﹐均也﹐也有解釋為數之滿。但筆者採用「均」的解釋。書曰﹕「聖人因時而處宜﹐隨事而順理﹐夫勢均者﹐ 則不相下者﹐常理也。然有雖敵而相資者﹐則相求也。與人同而力均者﹐在乎降已以相求﹐協力以從事﹐若懷先己之私﹐又有加上之意﹐則患至矣﹗」。故曰﹐過旬 災也。均而先己是過旬也。一求勝則不能同矣。「往有尚」者﹐是指與人均同但降已以相求﹐協力以從事﹐往則有尚矣。另一說﹐初九和九四二爻﹐同有陽剛之德﹐ 明動相資﹐所以雖旬而無咎﹐且同德共事﹐往以輔五(六五)﹐必有功矣(往有尚)。
六二爻曰﹕「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蔀」者﹐草也(障蔽)也﹐「豐其蔀」者﹐亂草蕃 盛蔽日。「日中見斗」(斗者﹐星名也)﹐比喻﹐日為物蔽(光明被掩)﹐暗極而見斗。書曰﹕「六二居豐之時﹐為離之主﹐明之極也﹐但上應六五柔暗之君﹐有如 日中不見其日﹐只見星斗。六二如是冒然而往從六五﹐則必會被柔暗的六五見疑﹐所以唯有盡一己之誠信以感發六五的心志﹐則吉。九三爻曰﹕「豐其沛﹐日中見沫 ﹐折其右肱﹐無咎」。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筆者曾提過每一個爻﹐都會有它們的伏卦﹐六二爻言「豐其蔀」那是因為﹐六二爻 的伏卦是「澤風大過」﹐而六二爻又是「澤風大過」內卦「巽」(風)的初爻。「巽」為木為草﹐故六二爻言「蔀」。
九三爻的伏卦為「雷澤歸妹」﹐而九三爻又是「雷澤歸妹」內卦「兌」(澤)的初爻﹐「兌」為澤為水﹐水者草木之所生﹐故九三言「沛」。大部份的卦爻 辭﹐皆是從卦象引發出來的。讀者不可不知。整句九三爻是在講﹐九三處明之極但應「上六」之柔暗﹐故明為所蔽(日蔽則暗﹐暗則見沫﹐沫者﹐小星也)﹐失明則 有如以有用之才﹐置之於無用之地(折其右肱)。今明被蔽﹐肱又折﹐安能成其大豐﹖所以象曰終不可用也。上六爻曰﹕「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 歲不覿﹐兇」。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闚其戶﹑闃其無人﹑自藏也」。書曰﹕「豐極之時其勢位炙手可熱﹐如翔翱于天上雲霄﹐人可仰而不可即﹐然豐極則敗 ﹐敗衰之後﹐昔日的光彩氣焰不期掩藏而自藏」。
上六爻的處境有如「地火明夷」卦的上六爻﹐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的處境相同。書又曰﹕「承平日久﹐奢侈日盛﹐故初有豐(潤)其屋之象﹐然勢極則反﹐ 故後有雜草叢生其屋之象﹐因此戶庭戶庭寂靜無人達三年之久﹐其凶可知﹐由此可見承平保豐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莊子」在秋水篇中有一段話﹐願和求豐而不得 豐的讀者共勉之﹕「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皆時勢適然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