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平台

戲曲漫談:京劇名家臉譜

【字號】    
   標籤: tags:

在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界的徐寶成、慶春圃、錢寶峰、何桂山、穆鳳山等名伶,開京劇臉譜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的一個舉足輕重之先河。
  
徐寶成素有「淨行祖師爺」之稱,是程長庚同時期的人物,工副淨。他勾的臉譜以繁、花、細緻為特點。慶春圃學之。
  
何桂山是京劇界的正淨泰斗。他的臉譜氣魄雄偉。裘桂仙、金秀山學之。
  
穆鳳山勾畫臉譜簡練快捷。金秀山、裘桂仙兼學之。
  
到了20世紀,京劇迎來了更加輝煌的時期,名家靠出,流派紛呈。京劇臉譜在不同流派的名家那裏也獲得完美發展,結合著表演形成了多種風格流派。  

錢金福(1862-1942) 以武淨為主。他的臉譜繼承併發展了清末名武淨錢寶峰的風格,注重人物性格的顯明,筆法灑脫大方,結構嚴謹有氣度。對後世臉譜影響甚大  

韓樂卿 清末京劇名家。他的臉譜勾畫精細,對喜連成和富連成科班學生有很大影響,在臉譜發展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金少山(1890-1948) 被譽為 「十全大淨」,文武兼能、唱做俱佳。繼承其父金秀山以及何桂山的筆法風格,兼融黃潤甫、韓樂卿等所長,造型凝重渾厚,筆法灑脫流暢。

郝壽臣(1886-1961) 淨行名家。他的臉譜融匯何桂山、金秀山、李連仲等眾家之長,創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臉譜造型,其臉譜方正雄強、樸實渾厚。    

劉奎官(1894-1965) 師從范寶亭,又雜學諸家。其臉譜繼承了范寶亭臉譜筆法工整嚴謹的特點,但更注重角色性格的體現。

王長林(1858-1931) 醜行名家,文武兼善。他創製了許多新的丑角臉譜造型,注重表現不同人物之間的差別,使京劇丑角臉譜個性更具特色。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尚小雲字綺霞,因師從孫怡雲,故名小雲。他嗓音高亢勁挺,做工敏捷生動,節奏感強烈,文武兼備,昆亂不擋。劇目有《祭塔》、《御碑亭》、《福壽鏡》、《漢明妃》、《擂鼓戰金山》、《李三娘》、《比目魚》、《梅玉配》等。
  • 《歸宗圖》亦名《薛剛反唐》,事見《薛剛反唐演義》。 
  • 北路梆子源於蒲州梆子,約形成了明末清初年間,興盛於清同治至抗戰以前,最早流行佈於南起石嶺關,北至雁門關的代州一帶,後來遍及晉北各地及張家口、包頭、呼和浩特等地。
  • 我們常聽京劇演員說某某唱正工調或六字調,也有說工半調,六半調的,由於過去以正工調為京劇舞台的標準調門,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說法。
  • 戲曲臉譜常常選擇物像作為人物的特殊標誌,那麼又是根據甚麼來選擇物像呢?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 是戲曲表演特技之一,劇中人物在頭頂扎束一綹頭髮,演員通過舞動髮束來表現人物的激動心情。甩髮功包括甩、揚、帶、閃、盤、旋、沖等多種甩法,在刻畫人物性格和表達人物感情上有強烈的戲劇效果。
  • 1790年徽班藝人高朗亭率三慶班進京為乾隆祝壽演出,其後又有春台、四喜和春諸班相繼進京,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徽班進京。這對當時北京戲曲活動的繁榮產生了極大影響。
  • 被稱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皮影戲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將中國瀕臨式微的傳統皮影戲在美國發揚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宮演出。然而在她彌留之際,紅門劇社的風光已不如從前,她沒有後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戲遺產何去何從?
  • 1923年,寶琳‧本頓(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姨媽時,被中國古老藝術——皮影戲深深吸引。這位美國女孩終身未嫁,用盡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戲的創作、演出中,她在紐約創辦了紅門劇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羅斯福總統執政時期受邀赴白宮演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