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
華山
華山位於西安東120公里的華陰縣城東南,因峰巒疊翠,狀若花朵而得名,又名太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名山之一。
華山五峰並立如掌,有「華岳仙掌」之譽。海拔2200米,整個山體陡峭險峻,百尺峽、猢猻愁、蒼龍嶺、擦耳崖,可謂險景典型,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自古攀登華山僅南北一條約15公里的山道,「自古華山一條路」,絕非誇大之辭 。
恆山
素有「塞北第一名山」美稱的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5千米處,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岳,常山,相傳4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分為東、西南峰,最高峰東峰天峰嶺,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為翠屏山,兩峰對峙,以金龍峽分開,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為古楊家將征戰之處。
恆山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天峰、翠屏兩山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間散佈著樓台殿宇。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多處,另有琴棋台、出雲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區。在懸崖峭壁上面,還留有很多名人題詠,岳頂松濤、夕陽返照、金雞報曉、玉羊游雲等景觀更令人神往。
衡 山
衡山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號稱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座最有名。傳說「三皇」之一祝融,曾到此棲息奏樂,死後葬於此。由於衡山位於衡陽盆地的西北邊緣,湘水濕氣在風力吹動下,順著山勢逐漸抬高,形成了峰叢間的雲霧,即「衡山煙雲」。祝融峰是衡山最高峰,海拔1360米。南嶽四絕是:「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
泰山
東嶽,初名岱山,亦名岱宗,為我國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於山東東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聯合國定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歎,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蹟,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
泰山景區分麗、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麗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鬱,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裡坦途綠蔭,溪深谷幽。
嵩山
嵩山中以少林寺最為出名。
少林寺由魏孝文帝建造於公元495年,孝文帝是一位新宗信仰的支持者。他下令建造少林寺,目的是讓印度僧人沙門跋陀在中國傳教,跋陀是一名早期的傳教士,他自印度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倍受孝文帝的青睞,少林寺位於登封縣西北建造在沿著嵩山山脈的少室山角下,據說,因它與山東北部接壤而命名,故寺廟稱少林,意思是「少山的森林」,跋陀是第一位寺院的大主持,直至終生。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