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謩與獨孤丈

太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6日訊】李謩是開元年間唐教坊首席笛手。李謩有一次在瓜洲吹笛。當時江上舟船很多,人聲喧鬧。當李謩吹出第一聲笛音,喧鬧的人聲立即停下來。待到吹奏數節後,靜謐的江面上似有微風颯颯拂來。稍頃,滿江的舟子、賈客,都發出欷歔之聲,哀、嘆、悲、怨溢於言表。當時人們都說李謩吹笛,天下第一。

有一次他與幾位客人,在明月高懸的夜晚,登一小舟,泛江漫遊,吹笛觀景賞月。笛聲曠遠清亮、宛轉飄逸。忽然岸上有人招呼,請求登舟同遊。李謩他們停舟岸邊,這人上船後,請求李謩借笛讓他吹一支曲子。這個人吹奏的笛聲精妙無比,可讓山石破裂,李謩平生從未聽到過。初時,吹入散序、中序,笛聲已非同凡響。待到進入第三大段–入破時,只見吹笛人呼吸盤旋回轉,指法粉碎如雨敲窗。再聽笛聲猶如千軍萬馬撕殺奔吼,又如雨打沙灘噼羅有聲。遊賞結束,這位客人離船而去,從此不知下落。

還有一次,李謩因故請假去越州。到了越州後,當地的達官名士或設公宴、或設私宴請他,為的是能親耳聆聽到他吹奏的笛聲。當時,正逢越州新有十幾位生員考中了進士。這些人家中都有些產業,於是湊集二千文錢準備在鏡湖遊船上聚會飲酒同樂,邀請李謩上船吹笛,以飽耳福。因為錢多人少,又相約每人可帶一位客人同來。

其中有一位參加聚會的人,已經到了晚上方才想起這件事,沒有功夫去請別人。就近請鄰居中的一個獨孤老頭。這位老頭兒,長久居住在這荒田野地裡,外面的人情事故一點也不懂得。數間茅舍只他一人居住,鄉里人都稱他為獨孤丈。第二天,這位進士帶著獨孤丈人一起到鏡湖聚會的地方赴宴。

酒宴開始後,只見湖水澄碧、波光蕩漾,芳草修林,景物非凡。李謩以手拂笛,立於船邊。在槳聲中,舟船漸移湖心。此時輕雲籠湖,微風拂浪,波瀾陡起。李謩捧笛吹奏,笛聲初發,風雲齊開,水明林秀,上下澄碧,仿佛如有鬼神之工使之如此!船上的賓客都贊嘆不已,紛紛說:“就是敬天的神樂也沒有這麼大的神力啊!”獨孤丈一言未發。與會的人都臉現不快。李謩也認為這個老丈輕視自己,也怨憤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又靜思一曲吹奏出來。曲調更加絕妙異常,在座的賓客沒有人不驚駭讚賞的,唯有獨孤丈還是不出一言。請他同來的這位進士也深感羞愧,對座上的賓客解釋說:“獨孤老丈常年獨居山村,不與人來往,更是很少進城。對於音樂,他一點也不懂得,請大家不必介意。”四座的賓客同聲刺諷獨孤老丈,老丈依然不語,只是微微笑笑而已。

李謩問道:“這位老丈你一言不發,是你真的不懂音樂呢?還是一位高人?”獨孤丈才慢慢說道:“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懂音樂呢?”四座客人見李謩變了臉色,都紛紛站起向李謩道歉,勸慰李謩。正在這時,獨孤丈人沉靜地說:“請你試吹一首《涼州》吧。”李謩傲慢地捧笛吹了一首《涼州》曲。曲終,獨孤丈人品評說:“李公的笛子果然吹得不錯。然而,你的笛聲摻揉進去夷狄樂曲,你是不是在龜茲有朋友啊!”李謩聽了後大吃一驚,站起身參拜獨孤丈人,說:“老丈乃是方外神奇之人,恕我李謩有眼不識。我的老師確實是龜茲人啊。”獨孤丈人又說:“《涼州》一曲,你吹到第十三疊誤入水調,你自己知道不?”李謩恭謹地回答道:“李謩愚鈍頑冥,實在不知。”獨孤丈人伸手取笛欲吹給李謩看看。李謩連忙更換一笛,用袖拂試後遞給獨孤丈人。獨孤丈人接過看看,說:“你這些笛子都不堪使用。使用它們的主人都是粗通吹笛的人。”於是又換了一隻笛子,說:“這只笛子吹到入破時也要破裂的,你不會捨不得吧。”李謩說:“不敢。”於是獨孤丈人捧笛吹起來。笛聲初發即響遏雲霄,四座震驚,李謩恭敬不安地立在那兒不敢動。吹到第十三疊,獨孤丈人停下來,向李謩講解他剛才吹的謬誤所在。李謩完全敬服連連拜謝。待到入破,笛子立即破裂了,不能再吹下去了。李謩再次拜謝,眾位賓客徹底折服。會散。

第二天早晨,李謩和與會的諸位賓客,一起前往獨孤丈人住所等候拜見。到那兒一看,只留有幾間空宅,獨孤丈人已經不知何處去了。越州人得知這件奇聞後,紛紛出訪,四處尋找獨孤丈人,然而始終沒有尋到,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資料來源:《逸史》)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清音若蓮——淨泉音樂原創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音樂】春王正月——淨泉音樂原創
  • 從自然界到文化領域,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包羅萬象;然而,有些共同的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其中之一就是弦樂器,它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文化中。有些弦樂器聽起來相當古雅,有些則令人心神嚮往,而有些則似乎能傳達所有的情感。
  • 音樂:感恩創世主 ——淨泉音樂原創
  • 再見了,2024, 你如一卷詩篇, 未及合攏,卻已成章; 你是落在掌心的雪花, 輕輕一握,便成記憶的水痕。
  • 聖誕變奏曲 Christmas Variations 音樂 Music:Artemis 大提琴 Cello:Rose 小提琴 Violin:Mimi 吉他 Guitar:Monica 音樂後製 DAW :Artemi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