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
紙本 設色 縱65.4釐米 橫39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王愫(生卒年未詳),字存素,號林屋,一號樸廬,江蘇太蒼人,諸生,僑居蘇州,王原祁之侄。工詩詞,善山水。筆法簡淡、秀潤。與王昱、王玖、王宸稱“小四王”。著《林屋詩餘》、《樸廬存稿中附論畫》一卷傳世。活動於乾隆年間。
描繪太湖洞庭東出的秋色。近處坡石兀起,漁舟停泊,阜際望亭聳立。左側峰巒高聳,泉入平湖。湖中平坡少漬,蘆葦叢生,雁飛成行。
山石用披麻皺,色墨由淡而深,反覆皺染,然後用焦墨破醒,顯得渾厚花滋,富有厚重感覺。構圖別致,取坡石一偶,山巒一角,沙漬一片,構成整體,上部大片留白,以示湖水茫茫。自題“仿黃鶴山樵筆法”,實為借用古人筆法,對江南水鄉的真實寫照。
署款“雍正癸醜”,為雍正十一年,鈐“愫印”朱文印、“江東鳥衣”白文印,起首鈐“上下千年”朱文圓作。右下押角“天真爛漫是吾師”白文印。是王愫中年所作。
轉載洛神藝術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