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4月6日訊】上艮下巽其名「山風蠱」,「蠱」者,病也,惑亂也,停滯不進,壞極而有事也。從卦象來看,「艮」為少男,巽為長女,有長女勾引少男,惑亂其情之象。俗語道女追男隔層紗,更何況是一位有經驗的長女去惑亂純真的少男?故卦名為蠱。從卦德方面來看,上者(山)苟止不動,下者(風)卑順而不敢違忤,世上之事一定是不動則惰,不敢違忤則諂。
一個機構在上的苟止不動,在下的也只知道拍馬進諂,上下彼此怠緩,因循苟且,日久則弊積而蠱生。常言道,器不用則污,人久於安樂則惰怠生,天下久安則弊生,相反的,器常彿拭則不污,事常經濟則不壞,水常流則不腐。卦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蠱而能稱之「元亨」,理由是,蠱者,事之極壞,壞極則思治,世事一衰一興,一亂一治,無不是天運之自然。壞極之時,實乃治之始,故元亨。亂極則治亂,壞極則治弊,實乃一種必然之勢,如水之就下,然治蠱有如徒步涉越大川,一定會歷經 艱難險阻的。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這二句話,自古以來就是眾說紛飛,莫衷一是,一直就不能臻于一致。我們先來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三」字。「三」這個字,絕對不能用字面來解釋,如能解釋為「多」,為「頻繁」的意思,這樣就比較切實了,我們在研讀「易經」的時候,常常會在書中看到「三」、「七」、「八」、「十」這四個數目字,但並不是代表「三」就是「三」、「七」、「八」、「十」就是「七」、「八」、「十」。讀「易」最忌泥於文字表面的字義,而不知如何去靈活應用,及因勢按事去權變。所以「七」和「八」,可以解釋成;「要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成功復始的意思」。至於「十」這個字,我們可以解釋成,「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或盼望,但終是不會成功的意思」。
「甲」是天干之始,所有可延伸為事之始。「先甲三日整句話就可解釋為,在開始之前治蠱,必須要多多的謹慎思考,以其了解事所以會成蠱的原因,找出了成蠱的原因,才能想出一種適當的治蠱方法。「後甲三日」,是說在治蠱完成之後,後事方興,就要多多謹慎治理,能有鑒於前人之失,才會知道如何地去預防重蹈覆轍。治蠱如果只是慮淺而事易(表面應付),則功未及得成,則弊已生矣﹗書曰:「能究其所以然,則知救之道,慮其將然,則知備之之方,善救則前弊可革,善備則後利可久,此乃古之聖王,所以新天下而垂後事,然後之治蠱者,不明先甲、後甲之誡、慮淺而事近、故雖勞於救世、而亂不革、功未成、而弊已生」。
初六爻曰:「乾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象曰:「乾父之蠱,意承考也」。「乾」者,原意是樹木之樹乾,枝葉之所以附依者,所以引伸為「乾」者,勝任也,能堪其事也,也就是說,乾者,能身堪匡正前人的弊事也,人有才乾,方能振其既墜之事,在初六爻的的爻辭中,用「父」及「子」,那是在講,凡是蠱的形成,都是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日積月累而形成的,也可以說皆是由於前人的因循苟且,彼此怠緩而引起的,而非在一日之間就能形成的。所以「父」,「子」二個子可以引伸為「前人」及「後人」,不一定一定要泥於「父」「子」二個字的表面意義。
「考」者,成也。整句初六爻就是在說,後人能有能力去匡正前人的弊害,雖性柔位重(陰處陽位),外卑而屍尊事,看來會有些困難,但因初六爻在蠱壞之始,壞乃未深則事較易濟。故雖危厲而終吉。「意承考」者,承前人未盡之功也。凡事過剛則激,過柔則屯,故占者當施之以剛柔並濟的手法才行。九二爻日:「乾母之蠱,不可貞」。「母」者,個性柔暗的前人也,九二爻剛中,以剛匡正暗柔的人,就不可全用堅貞固執,必巽順以入,否則固守其正必至傷恩害義,有如剛正之才之臣去輔助柔弱之主,如果直以陽剛中正之道去遽然矯拂之,則柔弱之主,不但不能接而受之,相反的,必會產生一種拒而不入的弊病,凡天下陰柔之材,其本質都是喜「安無事」,而惡「惡有為」,有這種本性的人,又安能期待其會有大作為?
「坎」卦的六四爻曰:「納約自牖」,這是在暗示我們,當我們要去匡正、輔助、觀戒別人錯誤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對方心之所「明」之處去着手。「明」者,人之所愛好的事物,也就是說,在匡正、輔助,規勸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徐徐地,不着邊際地,從對方所喜愛的事物上開始着手,然後再慢慢地曉之以大義。九三爻曰:「乾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九三,陽初陽位,自用過剛,在乾蠱之時,措置未免過於剛直不阿,但因為是在匡正前人之弊亂,所以雖稍有悔恨,但也不會有大咎。六四爻曰:「裕父之蠱,往見吝」。六四陰初陰位,陰柔寡斷,「裕」者,寬緩不急,在乾蠱之時,措置未免過於優柔寡斷,如是則蠱將日深而終不能治。所以治蠱,于其不及不如過之,九三的「小悔」仍是有救而六四的「吝」是絕不可見的。
「貪婪」及「想不勞而獲」就是人心的蠱,我們常常可以在報上看到神棍詐財,騙人失身的新聞。奇怪的是那些被神棍欺詐的人物,有很多是在政界,商界,法界的知名人士,為什麼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象有些村夫愚婦一樣,那麼容易的上當受騙?理由很簡單,就是「貪婪」,「想不勞而獲」二只蠱蟲在作崇。我們必須要知道,天下絕對是沒有不勞而獲的的事情的,要付出才會有收穫,而這個「付出」是指勞力、勞心、盡人事的付出、並不是光指金錢的付出。只靠金錢的付出是買不到自己命中根本不會有的東西的。有很多人受了騙,為了面子他們不但不想去揭發神棍的騙局,反而也拖人下水的去捐輸獻身,這種人實在是比神棍更可惡,神棍們就是利用人心之蠱,再加上他們知道,受騙者常常為了面子而不敢聲張的心理,才敢肆無忌憚的去誇耀他們的「神通」及「特異功能」,要知道在科技日新的今天,稍稍的弄些科技伎倆,而慌稱是「神示」,也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反正只要我心中的蠱,一日不除,則我們就會被神棍牽着鼻子走一天。
破除心蠱要靠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貪婪」,其次就要用最簡單的,最普通的道理去衡量神棍那些美好的令人沖昏頭的說辭,買些泥塑木彫的偶象回去,日夜燒香跪拜,就能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就會讓我們錢財滾滾?我們不妨好好想一想,這錢財滾滾,到底是滾到誰的口袋裡呢﹖我們信神拜佛為的只是要使自己的心靈能有一種寄託,千萬不要存着希望能從神那裡能得到什麼的心態去信神拜佛,也不要為了要出名,要跟上潮流而去信神拜佛,信神拜佛的二大條件(1)「至誠」(2)「無妄」。去心中之蠱的唯一辦法就是「戒貪」,其實「想不勞而獲」亦是一種「貪」,世上所有的罪惡,戰爭的發生歸根到底也就是一個「貪」字。也是每一個人心中的蠱毒。◇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