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日訊】
黑陶繭式壺
此 件 黑 陶 以 分 段 拉 胚 成 形 , 由 頸 至 口 緣 、 圈 足 及 二 個 半 橢 圓 四 個 部 份 組 合 而 成 。 在 器 身 上 共 有 十 二 等 距 的 三 凹 弦 線 並 列 成 紋 飾 。 此 件 製 作 成 形 後 , 在 器 胎 半 乾 時 , 以 滑 面 工 具 在 器 身 打 磨 使 其 平 整 光 亮 , 經 悶 燒 後 , 表 面 會 變 成 光 滑 的 黑 陶 。 由 於器 身 形 狀 如 蠶 繭 , 因 而 稱 之 為 繭 式 壺 。 此 類 形 的 壺 在 戰 國 至 西 漢 的 墓 中 較 常 見 , 有 灰 陶 、 黑 陶 及 彩 繪 陶 等 , 彩 繪 陶 常 見 的 紋 飾 往 往 如 漆 器 圖 飾 。 此 類 形 的 壺 在 出 土 時 曾 發 現 其 內 裝 存 有 穀 物 乾 殼 的 例 子 。 此 件 腹 豐 頸 碩 , 在 器 身 的 直 紋 及 唇 口 緣 、 足 壁 亦 有 弦 紋 的 裝 飾 , 加 上 黑 亮 的 器 表 , 整 器 顯 得 厚 實 而 有 力 。 乾 隆 五 十 四 年 時 , 在 陶 壺 腹 壁 正 、 背 面 各 刻 上 銘 識 , 記 宋 、 元 文 人 取 古 陶 壺 以 養 花 的 道 理 。( 蔡 和 壁 )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