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预测算法 - 体育

繡線佛像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1日訊】
清/繡線佛像/縱130.9公分 橫59.8公分

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雙目微闔,手結說法印記,神態和煦,端坐於蓮花高臺之上,五彩祥雲四周繚繞,頂上華蓋纓絡莊嚴。壇前釋尊的兩大弟子肅立兩側,年齡稍長,以頭陀(苦行)聞名的是摩訶迦葉。年輕品貌出眾且多聞利智的是阿難。

  是幅刺繡,以五彩繡線,通幅滿繡填地,不見空白留底,是其最大特色。運用各種不同色線,按圖運針,視圖案所需,繡線有劈線極細的,亦有粗鬆的。再以長短針法,橫直等距針法,或參差交替針法,或平繡或盤繡,逐步完成全部圖樣。全幅色彩明亮艷麗,但艷而不俗,技法精工,是清繡中之佳作。是軸原品名為本院所藏清繡佛像十三軸之一。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刺繡為中國古老民族手工藝術之一
  • 刺繡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這一。在中國有悠久歷史,古稱「鑿」、「鈷鑿」,又稱「針繡」「扎花」,俗稱「繡花」,因多密女婦所作,還稱「女紅」。
  • 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中華刺繡藝術。苗族刺繡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時,東謝苗族是「卉服鳥章」,即在服裝繡上許多花、鳥圖樣。明代時,貴陽苗族喜用彩線挑成「土錦」,「織花布條」,「繡花衣裙」。清代文獻記載苗族刺繡織錦的很多,如黔東清水江苗族刺的「錦衣」和繡的「苗錦」。古州苗族刺繡亦多,今榕江縣平永地方一戶苗族農民至今還保存著兩套乾隆時代的男女服裝,都滿繡彩色花紋。關於貴州、雲南、川南、湖南、廣西各地苗族繡花、織錦,各種史書及地方志多有記載。可見刺繡織錦是苗族美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工藝,是人們一種愛美的體現。
  • 由駐韓國台北代表部職員夫人、韓國地區台商聯誼會成員夫人及旅韓華僑婦女等組成的「海外中國婦女會」,今天在漢城以中華美食及刺繡服飾,參加由「漢城國際婦女會」主辦的冬令義賣慈善活動。這項命名為「SIWA & The Diplomatic CommunityBazaar 2003」國際慈善義賣活動,在漢城希爾頓大飯店大會議廳三、四樓同時進行,有三十多國婦女代表參加。主辦的「漢城國際婦女會」(SeoulInternational Women’s Association)由以駐韓外交官夫人等為主體所組成。
  • 蘇繡發源於蘇州吳縣,蘇州在古代均屬於吳郡,當時在廣大農村,集鎮、家家戶戶種桑養蠶、蠶桑業的發達促進了絲綢與刺繡業的繁榮。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