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3日訊】
宋 閻次平
松磴精廬 冊
絹 設色
22.6 x 22.6公分
閻次平,生卒年里不詳,與父閻仲和弟閻次于均以繪事著稱。閻仲工人物與絳色山水,並長於畫牛,為宣和(西元1119-1125年)百王宮待詔。紹興時(1131-1162)補承直郎,畫院待詔。閻次平承其家學,擅畫山水人物,兼工畫牛,名勝其父。孝宗隆興(1163-1164)初進圖畫稱旨,補將仕郎畫院祗候,賜金帶。淳熙八年(1181)作「寒巖積雪圖」,十四年(1187)作「牛背吹笛」(註1),其應活動於十二世紀下半葉。《圖繪寶鑑》稱其作品「彷彿李唐(約1049-1130後),而跡不逮意」。(註2)
磯岸一角,峻松挺立,密竹叢生,華宅臨崖而建。小徑蜿蜒而上,圓凳空置,了無人煙,氣氛靜謐幽寂。全作採俯視手法描寫,構景集中於左下角的磯石屋宇,中景僅以淡淡沙渚與數竿蘆葦表示,遠景則在朦朧煙水之中。全作採南宋畫院常見之對角線構圖方式,虛實對比,結構精練嚴整。
此幀為一幅小青綠山水,先以濃墨粗筆勾勒山石輪廓,肯定而有力,再於輪廓線內填以赭石、石綠等色,山石多是細勁的小斧劈皴法,表現山石堅硬的質感,畫法與李唐的「江山小景」卷相似。松針用墨筆仔細鉤描,再用花青調藤黃的色筆重繪一次,更顯枝葉深密。不過整體而言,閻氏的畫風較為拘謹,筆勢不如李唐雄勁,墨彩也不如李唐沈鬱凝重。屋角、蹲鴟和樑柱都繪製仔細,交待清楚,一絲不苟。極左屋脊上方的山石上有楷書「閻次平」三字款,與沉郁的墨色交融為一,且姓「閻」字與名「次平」之間的距離較大,這種款署的手法與其弟閻次于(活動於12世紀下半葉)的「山村歸騎圖」(註3)及同時代賈師古(活動於12世紀下半葉)的「巖關古寺」(圖版26)一致。(註4)此幅冊頁布置結構嚴謹,筆法精細秀潤,是南宋畫院的代表佳作。
(李玉)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