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田黃石是壽山石系中的瑰寶,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其色澤溫潤可愛,肌崑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印石之王」。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崑正如俗語所說:「黃金易得,田黃難就」。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區的壽山鄉,鄉中有一條約1千多米長,寬2百多米的山溪,崑就是田黃石的出產地。它是脫離石脈而獨立成塊,長期埋於沙士之中,是「無根而崑璞,元脈可尋」的石材。田黃石分上板,中板和下板三個地段組成,上板是靠溪水崑上游地區,這兒出產的田黃石透明度高,有通靈感,顏色略顯微黃的白色調為主。崑由於上游的水源好,出產的田黃石猶似玻璃一樣的光澤明亮。田黃石的上品稱「銀崑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板區。中板位於溪河的中間部份,所產之石大多標準崑而規範,而且石質潔淨濕潤,色澤濃重,石中的蘿蔔紋理清晰,田黃石中的「田黃崑涼石」、「金裹銀」、「橘皮紅」、「黃金黃」、「楷杷黃」、「雞油黃」等極品,崑大多產於此板。下板因處坑頭一帶,缺乏水沖性,故石質透明度較差,多為桐油色、崑暗赭色,紋理較粗。
早在一千多年前,已有人開始採集,到了明清兩代田黃石更是盛名於世。崑許多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競相刻意收集田黃石。相傳清初時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崑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黃石,寓其「福(福建)、壽(壽山)、皇(田黃)」吉祥之意。因此,崑田黃石一直盛名不衰,身價倍增,曾有古話「一寸田黃一寸金」。較為珍貴的田黃崑石品種有以下幾種:
田黃凍石:田黃石中最上品,全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銀裹金:似去了殼的新鮮雞蛋,外表生著一層淺色白皮,光澤明亮。
田白石:該石出產於上板區,如冰似玉,石中紅格外醒目。現已絕產。
金裹銀:田黃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塊,外表色著一層鮮嫩黃皮,皮與肉形成鮮崑明的色彩反差。
雞油黃:出產於上板區和中板區的交界處,質細密堅實,濕潤凝膩,石之表面崑色有一層似雞油的皮。
橘皮黃:刻石出產於中板區,色澤艷麗,黃中略帶微紅,質地純正。
黑皮田:亦名「烏鴉皮」,色澤多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崑品,外表黑皮和裡面的黃色,反差尤為強烈。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