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1月27日訊】上 乾下坎其名『天水訟』。『訟』者﹐『爭也』﹐『訟』是為了辨是非﹐明曲直﹐爭不平﹐訴冤情﹐而把實情言之于公(訟)。此外『訟』尚有責備的意思。『訟』卦的主旨不是在教我們如何去興訟﹐相反的﹐是在教我們如何去避免和人爭訟﹐訴訟雖然必須要有實情﹐但也必須是在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能去興訟。簡而言之﹐就是絕不輕言興訟』。興訟是因為忿恨和不平﹐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會有所需求﹐一有了需求就必須會有所爭奪﹐一有爭奪就會產生了忿恨和不平﹐所以『訟』卦位在『需』卦之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卦曰:『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關於卦辭中開始的『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這九個字﹐筆者曾翻閱過很多書籍﹐關於這九個字另有下列四種排法﹐(1)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2)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3)訟﹐有孚﹐窒惕﹐中吉﹐凶。(4)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筆者私自認為可能是編印之誤吧﹐『孚』者﹐誠信也﹐『窒』者﹐阻塞不通但能含忍。『惕』者﹐畏懼也﹑但並不是畏懼興訟﹐而是要我們知道去畏忌天命。道德事理如合乎時宜﹐在人而言謂之『義』﹐在天而言謂之『命』﹐『天』者﹐時也。所以畏忌天命﹐是一種內心經過了自省﹐自訟之後而產生的一種忐忑心理。整句卦辭是在講︰『自己的誠信被人誣賴及阻礙才會興訟﹐但是訟事雖有正當的理由也必需憂惕﹐確守中道﹐不蔓不枝﹐可止便止﹐才吉。如苦纏不休﹐失事廢時﹐終究是兇﹐能找到一個中正能聽訟的大人其好處﹐是在他能辯明曲折﹐及早息訟。若以無理的情詞﹐冒險涉難﹐死纏不休﹐希望悻得勝訴﹐而作孤註一擲﹐那便有害而無利了(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部份擇之周易話解)』。卦辭中的『中吉』二個字的由來是從九二爻而來﹐九二爻曰︰『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自知不克訟便中止興訟﹐一經息訟﹐眾皆得安吉)。
象曰︰ 『天興水違行﹐訟﹐ 君子以作事謀始』﹐訟之所以起﹐ 那時由於二方面的相睽違己經違到了極點﹐有如天在上﹐水在下二者相違的行徑一樣。 有一件事我們是必須要知道的; 凡是所有的訴訟幾乎都不是在訴訟的當日才突然發生的﹐ 而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 時間越久﹐人之間的隔閡也就越大 ﹐ 結怨也就越深﹐ 所以凡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先慎重的考慮到事情一開始之後而會產生的後果﹐也就是不要使會形成爭訟的事端產生﹐ 凡是我們認為可能會引致訴訟的起因﹐就應該盡力的馬上有效的去杜絕避免﹐就好像我們在簽合同之前﹐如果能夠把條款細節仔細的研究之後才簽﹐ 這樣就不會有爭訟的事情發生了。讀者們必須要牢記『 君子以做事謀始』 這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幾乎是可以左右我們的一生。書曰︰ 『自訟於始﹐終不訟人』。『 自訟』這二個字﹐ 並不是要我們去自己去訴訟自己 ﹐而是『自省 』﹐ 『 自辨』﹐『自責』。當『欲念』和『道德』二相交戰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先去辨別什麼是『大事』﹐什么是『大非』﹐而不是是非不分的﹐為了自己的目的及利益而去興訟。只要是人﹐就會用『自圓其所』的話來原諒自己﹐或用『掩耳盜鈴』的手法來欺騙自己﹐因此有時候的訴訟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強詞奪理的﹐尤其是現在的興訟﹐誰有錢就請得其有名的律師﹐誰就會贏﹐訟卦的九二爻象曰︰『自下訟上﹐患之掇也』﹐這上下二個字﹐不應直譯成『以下訟上』﹐如譯成『本末倒置的訴訟』﹐則意義就會更廣闊了。時代不同了﹐現在的人為了自己的目的﹐人人尚訟﹐有時候你就是想息事寧人﹐但也會有律師自動的找上門來幫你去打官司﹐打官司不再是為了伸張正義而是為了謀利。同時打官司是打的越徹底越好﹐挖別人的底細也就挖得越深越好﹐且涉及的人物越廣越好﹐二家興訟﹐株連者數十﹐樹敵二家﹐受累者百家﹐敗者殘軀﹐勝者破產﹐真是何苦來哉。上九爻說︰『或錫之(上般下聿)帶﹐終朝三遞之』﹐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這是說﹐人如肆其剛強窮極于訟﹐則一定會取禍上身﹐道理很簡單﹐因為官司雖勝亦是仇爭所得﹐一家興訟﹐百家受害﹐招冤結仇﹐後患無窮﹐所以凡是因訟而得到的﹐總是不能長保的。現在我想我們每一個人一定都會有一個疑問﹐當我們受到了壞人的欺侮﹐當我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甚至受到了傷害﹐我們應該如何去處置哩?我們是否應該採用老子的『以德報怨』的觀念?還是採用以牙還牙的激烈手段﹖筆者私自認為﹐老子的以『以德報怨』觀念只能適用在老子所處的時代﹐因為這種觀念根本就不能適用在最近四五十年的時代﹐因為老子並未想到『人性』和『人心』是那麼的容易因『利欲』而改變。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人心純朴﹐人心憨厚﹐物質慾望簡單。而現代的人為了物質慾望﹐本身的利益﹐『人性』和『人心』都變得狡猾多詐而冷酷。所以在目前的時代如再用『以德報怨』的觀念去處事﹐那只會令壞人更變本加厲﹐更毫無顧忌的去為非作歹。因為人不會個個對『以德報怨』的人去心存感激的﹐因為不是人人都會用『將心比心』的去為對方設想的。但是如果用『以牙還牙』的手段去報復﹐那我們豈不是也變成了象壞人一樣的在行惡事呢?所以孔子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直』者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也就是說﹐一個人做了壞事是必須得到公平公正應有的回報(懲罰)﹐使做壞事的人能夠有所警惕而改過﹐因為有時候自己的好心寬容﹐常常會使對方更墮落而不知悔改。就象目前的一些反戰分子﹐迷迷糊糊的﹐想用『以德報怨』的愚笨想法去阻止進軍『伊拉克』﹐但他們有沒有想到對方的目的是什麼?是否不進軍『伊拉克』就擔保絕對不會再有第二個九一一事件發生呢?這些反戰分子對去年發生的九一一事情他們的心裡又是編的怎麼樣的自圓其說的故事呢?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