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年,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螳螂葉隱身術——書呆子的糗事
楚地有個窮書生,家徒四壁,米缸見底,卻偏想從書中找到黃金。這日,他翻讀著《淮南子》,讀到一句話讓他眼睛一亮:「螳螂伺蟬,自障以葉,可隱其形。」
他猛拍大腿:「哈!這可了不得!原來螳螂用樹葉擋在身前,竟能隱形不見——世上竟有此等奇術!」
說罷,他立馬跑到屋外的大樹下,仰頭張望,希望找到等待捕蟬的螳螂。找呀找,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讓他找到了。一樹枝上有一隻螳螂果真捧葉伏身,悄悄瞄準一隻正鳴叫不止的蟬。窮書生激動不已,一伸手將螳螂連葉捉下,滿心歡喜道:「此葉必靈!」
誰知那葉一脫手,竟混入一地落葉堆中。他左翻右揀,似乎葉葉一個樣,怎也分不清哪一片才是「靈葉」。無奈之下,不想放棄的他索性將地上所有落葉掃乾淨,整整裝了幾斗,扛回家去。
回到家中,他一一挑葉貼一眼檢驗,每試一葉,便問妻子:「汝見我不?」
妻子起初還陪笑說「見」,後來見他試了數十片葉子還不放棄,終於不耐其煩,心道:「不如將他哄一哄罷。」於是隨口敷衍道:「不見了,不見了!」
書生一聽,大喜過望:「成也!隱形術果真靈驗!」當即捧著這片「靈葉」,直奔大集市。
到了攤販面前,他一手拿著那片「靈葉」遮掩自己的一眼,一手抓起攤上自己喜愛的東西,就要轉身離開。小販即喊:「小偷!」巡市吏役一把擒住他,他還驚訝地喊:「咦?你們看得見我?!」
吏役綁縛他帶到縣令那兒。縣令一番審問,他一五一十將自己行使「螳螂葉隱身術」的經過娓娓道來。縣官聽完,笑得前仰後合,對吏役說:「此人癡賊,可憐得緊,放了罷。」
呆賊遇到了寬宏大量的官員,逃過一劫,免牢獄之災;心術不正,腦袋不清,哪天難保他不再糊糊犯錯?
書中有道,若只從書中摘句捧玩、試驗,豈非將聖賢書讀成「笑談」耶?
受騙「千金買鳳」結局為何好十倍?

在楚地有個挑擔小販,肩上擔著一隻山雞,一路晃蕩,走街串巷叫賣。偶然有個路人見那雞的羽色光彩奪目,便叫住他問道:「喂,這是什麼鳥?長得可真不俗!」
小販一聽,心生一計,立刻正經八百地應道:「此乃天上神鳥,鳳凰也!」
路人聞言眼睛頓時張得大大地說:「什麼?傳說中的鳳凰?!我從小聽說鳳凰非凡鳥,不食人間煙火,沒想到今日竟被我遇上!你賣嗎?」
小販不慌不忙,裝作惜物的樣子:「鳳凰豈可輕易販賣?不過嘛……若君誠心,可考慮賣給你。」
路人當場掏出千金來購買。小販搖頭說:「唉……千金難割愛也。」
路人急了,隨即又道:「加倍!千金加倍!」
小販裝作勉為其難地點頭:「罷了罷了,君真心求購,我就割愛了。」
路人如獲至寶,捧著「鳳凰」小心翼翼回家,準備獻給楚王。誰知過了一夜,這隻「鳳凰」竟一命嗚呼。
路人望著死鳥,捶胸頓足,但他並不是心疼失去了二千金,獨獨惋惜沒能將鳳獻給楚王。此事在鄉里傳開,人們聽到後都替他惋惜說:「此人一心獻上寶貴的鳳凰給國君,其忠誠可表,天意未遂,真是可惜呀!」
此事傳到宮中。楚王被此人的誠意感動了,感歎道:「竟有百姓千金買鳳,欲以獻我,朕心甚慰!」當即下令召見此人給予厚賞,是他當初買「鳳」價金的十倍。
《紅樓夢》中有一副對聯云: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細細一想,一假、一真,作為本文兩個故事的呼應,不也「真」妙乎!@*#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