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有個姓國的有錢人家,喜歡接濟他人,成了名聲遠播的大富,在宋國有個向氏常常寅吃卯糧,他聽到國氏的事蹟,特地前往齊國向國氏請教致富的祕訣。
國氏也不藏私,開門見山對他說:「我有一門絕活,就是『盜!』當年我初學此道,一年就吃喝不愁,兩年就小康了,三年發家致富,之後還能接濟鄉里,造福一方。」
向氏聽完欣喜萬分,也不問他的「盜術」怎麼作法,回了家後立刻行「盜」。他在夜裡翻牆鑽洞進入民家,想拿什麼就拿什麼,無所不盜。的確,沒過多久,他的口袋就滿起來了
可是他只聽到了「盜」這個字,卻不懂國氏的「道」。結果,他還沒來得及發家致富,就被官府人贓俱獲逮了個正著,不僅吃了牢飯,連本來的家底也被抄了,結果更窮了。
向氏憤憤不平,認為國氏害了自己,出了獄就前去質問他:「你不是說盜能發家致富嗎?怎麼我才幹沒多久就被抓了?」
國氏聽完他的敘述,哈哈大笑:「你這也叫『盜?』虧你還說學了我的法子!你學的連皮毛也稱不上!我說的『盜』,不是偷雞摸狗的『小盜』,而是順應天時地利的大盜!」
國氏搖搖頭說:「來來來,讓我再給你講清楚。你聽過『天有時,地有利』嗎?我偷的可不是東家西家的財物,而是大自然的天時地利。天降甘霖雨露,我『盜』來澆灌田地,種植五穀菜蔬,山川大澤孕育萬物,我『盜』來築牆壁蓋房舍,豐裕我的生活。
我在陸地上「盜」取飛禽走獸,在水裡「盜」取海鮮魚蝦,這不也是「盜」嗎?這些莊稼、樹木、鳥獸、魚蝦,都是大自然所孕育的,並非我個人的財產;然而,我「盜取」天地生育的萬物,不招天譴,也不犯法。可你是去偷人家的金銀財寶、布帛貨物,這可都是別人辛辛苦苦積攢來的財貨,天沒給你、人沒給你,你硬偷硬搶,怎麼可能不倒楣?你又能怪誰呢?」
向氏心裡接受不了,腦筋轉不了彎,覺得國氏又在耍自己,於是又去請教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笑道:「你以為自己不是盜嗎?你的生命和身體,不也是『盜』天地陰陽之和而生的嗎?何況人來到世上,身外之物,本就一無所有!你去白拿怎不是『盜?!』反觀國氏的『盜』,是合乎天地法則的公道,所以無災無殃。而你的『盜」是起於謀取個人利益的私心盜用了別人的私物,所以落得觸法犯罪。誠然,天地萬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體,只要起了想擁有的私心就會帶來困惑。」
怎麼分別公盜與私盜?個人辛勞付出努力所得之物,分明是私人的,屬於私人享有。國氏先生所取用的天地萬物是大自然所生,屬於大自然不能分割的產物,但個人卻可以無償享用。天地之道--自然而已!沒有公私之名,盜與不盜就沒有區別了。
如果你是向氏,怎麼理會呢?
筆者以為,從人間的理則道來,能夠善用大自然的天地賜予(不違反當下的法律)努力豐富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國氏體現的「大盜之道」!@*#
–(出自《列子.天瑞篇》)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