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博覽】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詩書畫挖寶回顧(下)1981-1990年代

作者:黃健次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和他晚年的膠彩畫作。(黃健次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8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續上文: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詩書畫挖寶回顧(中)1960-1980年】

黃水文詩書畫挖寶回顧:1981-1990年代

【圖片說明】
時至1981年,由台中林之助教授等本土美術界人士提出「膠彩畫」特別名詞以之區別傳統國畫, 省美展成立了國畫第二部。 黃水文就被好禮邀請出品, 睽違20年後他也欣然再度回歸省美展。他的畫作與時俱進的改變,展現出比較現代化的畫風。如〈清秋〉是為一例。

黃水文1981年膠彩畫 〈清秋〉。(黃健次提供)

1977退休後進入老年,黃水文更是專注於詩文,因之也陸續繪製了許多幅文人畫。(*「文人畫」就是唐宋以來具有藝術文化修養的文人、士大夫透過繪畫、書法、文學和篆刻,描畫自己的思想、意趣,投射生命精神、理想的寫意畫之通稱。)林玉山仙門生故舊畫家們,大多跟隨林大師將水墨與膠彩融合,而得到活潑生動的表現結果。

黃水文1980年代文人畫寫意圖。(黃健次提供)
黃水文的寫意畫。(黃健次提供)
黃水文的寫意畫。(黃健次提供)
黃水文的寫意畫。(黃健次提供)
黃水文晚年的寫意畫更加純熟。(黃健次提供)

到了1980年代晚期, 黃水文白內障手術後不久視力不濟,1990以後就沒能繼續工筆繪製膠彩畫了。

黃水文1983年與膠彩畫作合影。(黃健次提供)

1987年的省美展評審參展圖,一幅花卉膠彩畫,就成了他的絕響,家屬也不明此畫流落何方。幸好有此圖片留存了經典之作的面貌。

黃水文1987年最後的花卉膠彩畫。(黃健次提供)

1990初頭幾年,黃水文還偶而動筆寫字,而後逐漸完全失明, 進入長照情況,由子女輪流奉養。美人遲暮,藝術家也嘆見白頭。

黃水文晚年書法作品及詩書手稿。(黃健次提供)
黃水文1990封筆之畫、及後來出版的詩選、家屬在美自行刊印小冊。(黃健次提供)

【結語】

在台灣近代詩書畫藝壇,黃水文一生低調,作無形之畫——詩,畫有形之詩——畫,在詩書畫中自得其樂。他的畫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為郵票之畫發行;他的詩句得到故鄉諸羅山水共鳴,常被桃城(嘉義)後人選來吟唱;他的書法以隱名之姿留存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尊師亭。綜觀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正是:

藻繪百物略有成,色染宣紙身後名。

筆揮花卉散香味,墨潑鳥犬聞啼聲,

工筆膠彩顯美術,寫意小品呈雅興,

丹青妙手詩書畫,諸羅隱士東籬情,

但留文房四寶物,無税硯田子耕營。

(全文完)@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近代藝術家黃水文(1914–2010年)詩書畫三絕,但少為人知。他的處世為人自然質樸有如隱士,從不出畫冊,也未收徒,服務於嘉義縣中32年當美術教員,作品極少面世。近日(2025.1)《嘉義市文獻》第26期,刊登黃健次先生歷經幾年精心整理所撰〈黃水文詩書畫補遺〉,填補了台灣近代藝術史的一塊空白,本刊有幸取得黃健次先生所撰簡要版在此發表,以饗讀者。
  • 台灣美術界在1950後期到1970前期爆發傳統國畫與本土膠彩畫路線之爭,黃水文不願捲入爭議, 從1960年至1980年二十年間退出省美展,因此在全台逐漸失去知名度。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間,他開始將水墨融入膠彩畫中。他的書蹟留在嘉義公園尊師亭上依然可見。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夜曲Nocturne這個名詞來源於拉丁文,有「夜神」的意思。夜曲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的意大利,是主要供鋼琴演奏的一種浪漫情懷的的特性小品。它和小夜曲(sérénade,傍晚演奏的聲樂曲或是器樂曲),以及多樂章組曲的「嬉遊曲」(divertimento,器樂曲)是相同的風格,都是適合夜晚以及戶外演奏的曲風。
  • 台灣故宮, 故宮, 歲時吉慶, 節令文物精粹特展, 故宮特展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黃曆新年應景的「歲時吉慶—院藏節令文物精粹」特展,「透過精選的院藏歲時文物,一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序變化、節慶習俗,陪您過個知性蛇年。」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希望呈現「圖像」能夠超越文字描述、為觀眾提供更豐富訊息的潛力與特性。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四通八達——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呈現豐富多元的古地圖世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將於9月26日起推出「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帶領觀眾跨越古今東西的時空向度,感受「大美不言」的經典雋永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