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紅樓 重悟真諦(二十六)

康熙皇帝和《紅樓夢》(五)辛卯科考案

作者:宋闈闈
圖為清 梁亯《觀榜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發生了一起科考場的洩題舞弊案。

科考本來是給寒門舉子的機會,可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譁然,竟然有好幾位不學無術的鹽商子弟,位居榜首。也就是說,鹽商家裡有錢,教育有方,子弟長進,家裡的孩子一點都不紈絝,很會讀書,而且在讀書人雲集的東南地界,南京考場,還能力壓群雄,考中頭名。就問你服不服?

當然是不服的,鹽商家有好廚子,天下人都服。你說鹽商家的孩子除了會享福,還會讀書——這就真是違反天理了,讓平常的寒門讀書人,三更燈火五更雞苦讀十年的人如何自處?情何以堪?

這金榜一放出來,書生們大鬧貢院,上千個書生聚集,有人抬著財神菩薩送到貢院,並將貢院二字添減部首,「貢院」改作「賣完」——直指主考方貪財、受賄、售賣功名。而封疆大吏、兩江總督葛禮,雷厲風行,霹靂手段,派兵包圍了貢院,抓住了為首的書生,關進班房——用高壓政策,暴力手段,讓考生們閉嘴。

而此時,同樣身在南京,身為康熙皇帝的東南耳目,曹寅也沒閒著,密奏已經上報給了康熙。當然,他的妻兄、蘇州織造李煦,也火速地遞上了摺子,讓皇帝了解了內幕細則。

金榜題名的劇集很快有了反轉。朝廷派出重臣,時任的江蘇巡撫、安徽巡撫、戶部尚書共三位欽差大臣,前來查案。中榜的鹽商子弟,給他們重考了一次,結果,二位考生,對三字經的掌握程度都很有限,常識的字都認不全,這是如何在讀書人雲集的東南考中榜首的呢?自然,不行賄是不可能的。於是,鋃鐺入獄。皮嬌肉貴的鹽商子弟們,哪見過班房和刑具呀?很快就供認了自己作弊。再過堂審問作弊考生們:這題,誰洩漏給你們的?考生們答:是自己用銀子,從考場打雜的下人手上買的。再多的,問不出來了。

明眼人曹寅在呈給康熙皇帝的密奏上,頭頭是道地分析:這一步,是捨卒保帥。應該是受賄者和行賄鹽商,事先勾兌好了的,出事後不能牽涉主考官,也不能供出分閱考卷的房師等一干權貴,打雜人和考生把這考題洩漏的罪名給擔下來,塞住悠悠眾口就是了。

審案過程中,有兩名地方知縣懸梁自盡,不知道是畏罪自殺了,還是被更高層給滅口了。審案過程中,行賄的鹽商子弟供出來的黃金銀兩數目,和各級受賄者得到的贓款,又明顯對不上。於是,中間有僕人斗膽供出來:消失的那部分賄賂黃金,是送給兩江總督葛禮的。此言一出,坐在審案堂上的葛禮,就喝令人把這僕人拖下去打死,幸虧被一同審案的張伯行給擋住了。

葛禮出身滿清貴冑,是正宗的八旗子弟,滿洲正紅旗出身,曾祖是滿清開國元勳,母親曾是康熙的奶媽,照顧過幼年的康熙,論起來,葛禮和康熙是奶兄弟。葛禮自幼就是貴族裡的巴圖魯,又曾經在康熙三十五年,隨從御駕親征葛爾丹,立下過軍功。有這樣顯赫的背景,葛禮從京城來地方任職,在東南地界是橫著走的,他頻頻上奏摺,將江蘇地界的官員都參了個遍,什麼布政使、按察使、​​江寧知府,還有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糧道等官員,都在他的參奏下紛紛被免職。權勢遮天的兩江總督,與當時的江蘇巡撫張伯行,兩個人就地方管理,加賦稅還是減賦稅,本已是矛盾重重,到這裡,當堂發生了劇烈衝突。@

點閱【細說紅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李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 在商紂王時代,殷商朝廷和各諸侯國都設有禁獄,只西岐才有畫地為牢的事出現。這是因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聖人,他通曉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設置本質是為了規範人心。
  • 《論語》中,退隱的賢人不少,如「楚狂接輿」,如「長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儀封人對孔子完全認同,知道孔子的歷史使命所在,可以說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