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西方文化都愛100這個數字?

100這個數字在許多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常意味著圓滿或完成某件事。100可真是個神奇的數字。
詹姆斯·塞勒(JAMES SALE)撰文 貽萱編譯
拉菲爾《雅典學院》。(公有領域)
畢達哥拉斯認為100是「神聖的數字」。在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創作的濕壁畫《雅典學院》之中,畢達哥拉斯位於畫面左下方第二個位置,正用羽毛筆在一本裝訂好的書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字。(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愛因斯坦觀察到一個現象:我苦思數月數年的問題,99次得出的結論都是錯誤的。但到了第100次,我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100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祕密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呢?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不是隨便就能說他是迷信或思考不嚴謹的人。然而,他選擇了100。為什麼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學家喜歡100。

若說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那麼但丁就是西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了。在他的作品《神曲》中,我們發現這部傑作恰好有100首詩,就在第100首結束。這一點相當令人驚歎,因為這首詩分為三個篇章,每個篇章有33首詩;顯然,3乘以33只會得出99首詩。但是但丁插入了一首引言詩——作為第一篇章《地獄篇》的個人序言。引言詩解釋了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即將進入真正的地獄——使得第一篇章的總數達到34首詩,整部《神曲》有100首詩。

不僅西方世界視100為具有象徵意義的數字。在中華文化中,100也是吉祥數字,象徵圓滿、繁榮和長壽。「百年好合」這個成語經常用在婚禮上祝福新人。「百家爭鳴」一詞,形容不同學術思想的交鋒與辯論。而在古希臘,百年(centenary)是個重要的時間單位,通常伴隨著慶祝或紀念活動。羅馬人採用了希臘人的「世紀」概念來組織他們的軍事和政治體系。例如,百夫長(centurion)就是統領一百名士兵的職業軍官。

百夫長是羅馬軍團中統領一百名士兵的職業軍官。(Shutterstock)

如果我們暫停一下,思考數字100在我們文化中的意義,會發現它無處不在。在金融領域,分(cent)是美元的百分之一。說到時間,世紀是定義時代的單位——19世紀與20世紀截然不同。在數學的領域,100%是一個表達「圓滿」(fullness)的限定概念,也反映出我們的數字系統主要是十進位制。談到溫度,我們以攝氏度為單位,水(生命依賴的物質)的冰點和沸點──範圍在攝氏0至100度之間。在物理學上,我們有厘米(centimeter)這個度量單位。甚至在生物學中,我們也能看到百足蟲(centipede,蜈蚣)。

百歲老人是指活到100歲的人瑞,這對人類來說一直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在英國,每位百歲老人都會收到來自君主的親筆祝賀信。順帶一提,告示牌百大單曲榜(Billboard 100)是音樂家和歌手們夢寐以求的榮耀之地!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就不再多舉了。稍加思考就會明白,100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數字。但為什麼呢?

百歲老人湯姆‧莫爾(Tom Moore)上尉。(Chris Jackson/Getty Images)

為何100如此神奇

我們之所以使用10進位數來計數,最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10根手指,基於這一主要且直觀的基礎,我們用手指來數東西。當然,100就是10乘以10。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95年)的追隨者畢達哥拉斯派信徒(Pythagorean)認為,100是「神聖至極」的數字:它不僅是10的平方,還是前四個數字立方的總和:

1³ + 2³ + 3³ + 4³ = 100

不僅如此,100也是前10個奇數之和以及前9個質數之和:

1+3+5+7+9+11+13+15+17+19 = 100

2+3+5+7+11+13+17+19+23 = 100

那麼,這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們認為,這是宇宙結構、數字有理可循以及理性本身的證據。事物是有意義的,可以被計數,而且某些數字具有特別的、蘊含啟示的特性。

首先,10本身——當我們從1到9的個位數過渡到兩位數字時——透過在數字上添加一個零來表示完整。

從數學轉向宗教,我們不禁要問,10這個數字在西方世界中最重要的例子是什麼?顯然,是摩西律法中的十誡。雖然《聖經》中的《妥拉》(Torah)對以色列人有超過600條誡律,但整個道德和倫理體系都是以十誡為基礎的。

當我們從9這個個位數字數到10這個兩位數字時,我們達到了完整——兩隻完整的手,沒有少一根手指。然後,如果我們計算10的平方,就會得到第一個三位數100。數字3本身也是一個神聖的數字:我們經常看到「三位一體」的神祇這樣的說法,特別是基督教也講「三位一體」。但在這裡,也許在神話的層面上,我們會發現數字100的加乘效果。

在命理學、心理學和神學的術語中,數字1代表單獨、自主自決和獨立。但如果我們將0放到1旁邊變成10,0代表什麼呢?它是一個圓圈——無限——代表完整、自給自足和無窮潛力。因此,數字1和0的結合就像是將陽(強大的獨立性)與陰(無限潛力)結合在一起,這種對立的結合,產生了圓滿和完好無缺。接著,計算10的平方,代表無限的零再次加倍,但仍然由數字1引領。於是,我們達到了完好無缺的結果:100%的圓滿、福杯滿溢,得到我們想要和渴望的一切!

正如耶穌為了尋找那失落的第100隻羊而離開了其它99隻,愛因斯坦試了99次才在第100次中找到正確的結論,而但丁也正確無誤地在寫了99首詩之後增加了一首引言詩,完成了《神曲》。我希望在這篇我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的第100篇文章中,我的見解也是正確的!

原文:What’s Up With the Number 100?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作者簡介

詹姆斯‧塞勒(James Sale)是英國企業家,他的公司Motivational Maps Ltd.營業版圖擴及全球14個國家。他著有超過40本有關管理和教育方面的書籍,由各大國際出版商如Macmillan、Pearson、Routledge等出版發行。他同時也是一名詩人,在2017年古典詩人協會競賽獲得第一名,在2019年6月出席該協會在New York’s Princeton Club的首場研討會並發表演說。

本文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觀點。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