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一個歷盡滄桑的女子 最終否極泰來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00
【字號】    
   標籤: tags: ,

清朝時,河南汲縣有一女子叫吳翠鳳,本是良家女子,嫁給同鄉的崔琴齋。崔琴齋也是一個舊族(有一定社會政治地位的家族),但他有不少惡習癖,常常尋歡作樂,還喜歡賭博,與一些無賴交遊,又酷愛抽大煙 ,以致家道中落。

然而他仍然三五聚飲,整天整夜地賭博,然後醉倒在床邊抽大煙。一天,崔琴齋忽然興起,叫妻子吳翠鳳和他在床上對吸,翠鳳不答理他,他就抓住她的鼻子噴她,翠鳳用手擋住,並且責罵他。崔大怒,拿起燈向翠鳳扔去,翠鳳快速轉身避開,燈火扔中了紙窗,窗紙燒了起來,一霎間火勢蔓延,很快就燒到了屋頂和牆壁,等到有人來灌救時,房屋全都被燒毀了。

收拾房屋的殘餘灰燼時,在灰堆中,僅剩下一支煙槍和一盞燈。親族們都對他白眼相看,他想乞討、求借都沒有門路,於是將房地賤價賣出去,來解菸癮,但不久錢也用完了,就把吳翠鳳賣給西鄉的商人某甲。

吳翠鳳被賣後多次自殺,商人害怕,將她退還給崔琴齋,崔不肯接受,並且說賣她的錢已經揮霍盡了。某甲恐怕最終被連累,就將她送給一皮革廠主,不要錢。廠主貪圖翠鳳的姿色,強行逼她,翠鳳便用剪刀刺自己的喉,頸部鮮血淋漓,頓時暈倒在地。幸虧她沒有刺破氣管,醫治後得以痊癒。一些無賴之徒就找上門來訛詐,來去不絕,商人某甲為她排解,最終知道翠鳳的心不屬於自己,就給了她一兩銀,讓她離去。翠鳳沒有接受,穿著單衣就出門走了。但她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

當地有一位武孝廉(武舉人)叫孫秉乾,他知道了吳翠鳳的情況,敬重她的貞節,可憐她的孤苦,就將她收為養女,讓她自己選擇配偶,吳翠鳳也就在孫秉乾家安身下來了。武孝廉有個兒子叫金魁,乃是個衣冠禽獸之徒,乘有空隙時挑逗她,她不作答。金魁以為翠鳳喑中默許,就走上來擁抱她。翠鳳大聲呼號,武孝廉聽到後奔走過來,一看見如此情況便大怒,金魁越門逃走,武孝廉拿著棍子追打他,打了他幾十棍,並想方設法安慰她,翠鳳沉默不語,只是飲泣而已。

那時正好有個營弁(綠營兵中下級官員)周大均死了妻子,他與孫秉乾有同年登科的情分,孫秉乾就與翠鳳商量,想將她嫁給周大均,翠鳳答應了。孫秉乾就擇了個吉日把翠鳳嫁了出去,之後夫妻之間很和睦。不久,周大均從軍北去,頻頻傳來捷報,鄉報不絕,周家的生活也轉為富足。一年後翠鳳生下一個兒子,她撫弄著兒子,臉上開始有了笑容,日子過得安適自在。

當時正逢觀音誕節,翠鳳抱著兒子坐車去參觀寺院,亦私下為丈夫祈福。從大殿的走廊走出來時,眾乞丐圍著她叩頭並乞錢,其中翠鳳的前夫崔琴齋也在其中。翠鳳心中感到悲傷,就拋出一百枚銅錢,上車走了。走了一里左右,她在車中回頭看,見到崔琴齋仍跟隨在車尾的後面,不免感慨萬千,看在以前夫婦的情份,翠鳳解下自己手臂上的金鐲子,扔在崔生的懷裡,崔生拿著金鐲子離開了。吳翠鳳回到家裡,心中黯然,兩天吃不下飯。

周大均在軍中的一位弟兄從北邊回來,拿著周寫的書信,說現在他被調往陝西的邊境去了。此後的一年多,音信全無,生活費用困乏,十分艱難。孫秉乾就把她接回家中,讓她代為料理家務,溫飽不用愁。然而翠鳳思念戌邊的丈夫,盼望早得消息。忽然間傳來噩耗,隱約聽說周大均已經陣亡,吳翠鳳痛徹心骨,暈過去幾次。孫秉乾百端安撫他,說周的死訊沒有確切的證據,她才停止哭泣。不久,孫秉乾染疫而亡,吳翠鳳仰首叫天,俯首撞地,如喪父母那樣悲傷和痛苦,服喪期間她守喪如同他的親生女一樣。

父親死後,金魁又開始調戲她,翠鳳當著他的臉唾棄責罵,帶著自己的兒子跪拜在孫秉乾的棺材前,然後離開孫家,直接到某紳士家當傭人,靠十個手指做工勉強維持生活。也因為她帶著兒子的緣故,得到的報酬比別人少。

轉輾間又過了四年多,兒子已經長大了,翠鳳用筷子在沙地上畫字,教他識字,更覺得他聰慧。再過幾年,翠鳳三十多歲了,兒子長到齊她肩膀高,勤奮讀書,日日直到夜深仍不停止,翠鳳內心的喜悅流露在臉上。到她稍為積累了些錢時,就買了間茅屋,靠刺繡紡織來自給自足。鄉人經過她家門口,常聽到她兒子琅琅的誦讀聲,與織機的聲音相和。縣令得知這件事,敬重她的節操,為她懸掛匾額,題書表彰,並資助她家。

有一天晚上,母子倆人正在吃飯,有人來敲門說找周大均家。翠鳳讓兒子開門,只見來了一隊士兵,手捧著周大均親筆書信和幾包銀子。翠鳳拆開一看,才知道周大均其實沒死,在陝甘打了勝仗,現在已經提拔為寧陝地區的游擊(綠營兵中級軍官),派士兵前來接周的眷屬前往任所。翠鳳喜出望外,將銀子全都饋贈給親戚和鄰居,作為善舉。啟程之日,全縣的人都不停地誇獎、讚歎。

資料來源:《游梁瑣記》@*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 失約的朋友三年後突然出現,還要伴他回程,讓他吃驚,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Shutterstock)
    季札守信的精神在後人心中成了一則典範,徐國人讚美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啊!他不忘老朋友。解下千金劍啊!掛在了國君之墓。」這是人對於鬼的信用,而世間是否也有鬼對人的誠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