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擅自改動風水的後果很嚴重嗎?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726
【字號】    
   標籤: tags: ,

俗話說人生際遇的福分:「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若說好風水能蔭命,那麼改動風水的後果又如何呢?來看真實的故事。

一、長蛇注穴,災難接踵而至

風水師看風水時,總是根據地形的某種形狀或形像來判斷吉凶。清朝時,蘇州有一讀書人叫汪圻,少年時就父母雙亡。二十多歲時,靠在私塾中教授初入學的兒童為生。他在陽山教授了幾年,因為父母未能安葬,他就花了二兩銀子買下了一塊光滑無角、酷似瓜形的大石塊的地方,來安葬父母,那裡險峻異常。完成父母的安葬後,他就去了京師,說自己是宛平的戶籍,進入學校,參加考試。第一年就中了舉人,次年又中了進士。不到二十年,官至雲南按察使。

因為父母的墓在山頂,難於祭掃,所以他就託親人在山下修建了一條石路,盤曲而上,花費了兩千兩銀子,甚為堅固。有一天,一位風水師路過他家父母的墓地時,說:「這個墓穴就像燕巢棲於梁間。可惜現今修築了一條石路,猶如一條長蛇注入穴中一樣,災難將會接踵而至。」不久之後,他果然發生了虧空之事,人被貶戍邊疆,家產被沒收。這是乾隆庚子年間發生的事。

二、私改祖墳,累世高官顯爵,一下子就凋零落敗了

青烏之術(風水術),似乎不可信,然而亦有值得相信的例子,主要在於術者之術是否精到。朱文正公的祖先,是浙江人,其曾祖曾在京城經營絲綢緞業。有一江西術士,擅長於風水地理之術,但在當地吃不開,生計遭遇困難。他與朱翁為鄰,每次出入,就囑咐朱翁幫他照看一下門戶。

幾年以後,術士的生意始終不如意,便心想回家,臨行時對朱翁說:「我承蒙你多年的照顧,心中很慚愧,無以相報,唯在此地找到二三處風水佳地,日後翁能移殯於此地嗎?」朱翁以無能力置地為由謝過他。

術士說:「此地的價格不貴,我有能力買下來贈送給你。」於是用一千文錢買了蘆溝西鎮岡塔前的一片地,並在那地方種植了一棵榆樹,對朱翁說:「他年移殯來,此樹下就是穴。前後左右,都與此樹的距離相均等,就可以安葬了,後代子孫當大貴。但要千叮萬囑後人:如果顯貴了,切勿以為土墓不華麗,就另外再加上土山或石坊和饗堂等物。」朱公曾跟他的外舅說過這樣的話,所以後來朱公進入內閣,但祖墳仍然是土墳一座,周圍僅有樹二三十棵而已。

朱公去世後,朱公的侄子山東方伯(地方長官)承繼了他的爵位,在他的墳後培上一座小土山,還在土山中央畫了一座紅日圖。過了不久,朱公的兒子四品卿就死了,朱公的孫子觀察公年齡不到四十歲也夭折了,方伯也被撤職發配戍邊,侄孫為常州府太守,也因病免官。連續幾代的高官顯爵,一下子就凋零落敗了。後來朱公的曾孫悟到了其中的緣故,沒告訴家人,私下將後來在墳後方培上的土山毀去,這樣才在鄉試中中舉,由教習做到縣官,朱公的後人才漸漸重新發跡起來。

三、讓才疏學淺的人改動家中大門風水,結果家破人亡

堪輿家(以相地看風水為職業的人)的話,讀書人是不講的。偶爾有所應驗,也是吉少凶多。《金壺七墨》作者黃鈞宰說了他自家親歷的一件事(以下以第一人稱「我」陳述):

我家前門,修建年久,先人擔心它會垮塌,曾議論著想將它修改,但親戚朋友都說:時間近一百年了,不可輕易改動,何不等到它們自己倒塌時,才再重新修復呢。唯獨有曹鎮的某君,依仗著自己有才學而傲物,堅持說沒有妨礙,便擇吉興工。

當前邊的屋檐被掀開時,就見到有一條蛇和一隻蟾蜍,盤伏在門板上,蟾蜍在右面,而蛇在左邊,各自在哺卵,卵像龍眼那樣大,有二十多隻。鄰人有患瘡病的,就取走蟾蜍來作藥引,而蛇就負傷逃走了。又在祖屋的前面,開了一個門在白虎方(右方),並在墓的左邊引來一條泉水。

於是在三四年之間,家中老幼死了十二人。道光十八年春天,先父去世,年齡才四十八歲,懷抱著志願未能實現,同鄉人莫不為他嘆息惋惜,談論改建的人,應引以為戒,實在是太悲痛了。

在此之前,我十歲的時候,先祖母八十歲了,仍健在,家門和睦。住宅的西邊有個小花圃,一年四季的花木都齊備,在春秋兩季的佳日,伯父、父親敬酒祝壽,讓我們兄弟背誦書籍,將應季水果賞賜給我們,得到了的就沾沾自喜,小時候的滋味,猶如在眼前一樣。但是現在,修家中大門才剛剛過去三年,接二連三地遭到大變故,家道也中落了,人生無常,關河風雪,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有人說地理、醫道、卜筮、祈禳等的各種術數,用之得當而得福者絕少,用之不善因而得禍的甚多。關鍵是在於學習此業的人,虛其心,慎其用,先不要說祈求福祉,但求先免禍,這樣才不至於誤人。然而以此術謀生的人,掌握的學問生疏,謀生的心急切,於是便信口雌黃,欺詐勒索,各有各的說法,甚至徒弟詆毀師父,兒子譏笑父親,各持己見,彼此相非。那些堅持乖僻謬見而妄為的人,無疑是拿刀殺人一樣,悲乎痛哉。我將它寫下來表示哀悼,讓天下執此業的人引以為戒。

資料來源:《履園叢話》、《歸田鎖記》、《金壺七墨》@*#

責任編輯:古容

——看更多【古道人生】系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 失約的朋友三年後突然出現,還要伴他回程,讓他吃驚,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Shutterstock)
    季札守信的精神在後人心中成了一則典範,徐國人讚美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啊!他不忘老朋友。解下千金劍啊!掛在了國君之墓。」這是人對於鬼的信用,而世間是否也有鬼對人的誠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