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 线上博彩全攻略

【古道人生】皇帝因何震怒而將少年科甲的縣令處決?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37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嘉靖帝時期(西元1507年—1567年),浙江紹興有位年輕人某甲,小時候就來到京城,學習銀匠的技藝。由於他生來聰明過人,所以學藝成功後,他所製作的銀器樣式新穎,構思奇巧,一時之間京城的能工巧匠都比不上他。從此京城中的王族權貴以及所有的豪門大戶和閨閣女子所佩戴的髮釵頭飾,如果不是由他製作的,就不以為貴。因為這個緣故,他經常能出入顯貴的人家,並且積累了數以萬計的資產。

他有個妹妹叫婉姑,他非常鍾愛她,這一年婉姑已經十五歲了,長得豔麗無比。婉姑小時候就許配給同鄉的某乙,但由於乙家貧窮,不能親自前往京師迎娶;而他又因為工作繁忙,也無法親自送妹妹回鄉成親,所以經常為此事操心。

甲有一個表弟是個孝廉(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來京城參加考試,住在甲的住所,但考試落榜。甲在他準備回鄉時,設宴送別。喝完幾杯酒後,甲將一封銀子放在茶几的紅盤上,向孝廉拜了兩拜,鄭重其事地說:「我有一樁心事,思念多年,一直未找到合適的人來幫我完成,今天很幸運能見到你,我的心願可以實現了。賢弟年輕有為,且為真誠君子,如果願意答應,我就敢把這件事完全託付給你了。」

孝廉見他情意誠摯,答道:「我與你同宗同戚,只要我力所能及,我必遵命,何敢推辭。」於是,甲便將婉姑託付給他,說:「我無法親自送妹妹回鄉,弟現在正好要回南方,便請順便護送婉姑回鄉,以便為她完婚,我心中懸掛的一樁大事就完滿解決了。現送上一封銀子,聊作路費,希望不會因為太少而見怪。」孝廉感受到甲的深情厚意,就毅然答應了這個請求。

孝廉把婉姑帶回到浙江,在自己家裡住了幾天,便擇了吉日送她嫁到乙家去了。某乙家中只有一位老母親。婉姑嫁到乙家後,第二天早晨一起來,看到丈夫和他母親被人殺了,雙雙死在廚房裡,嚇得大喊起來。鄰居們聽到喊聲,都走進屋來了。他們看到了屍體,非常驚詫,頓起疑心,因此一起去衙門報官。

縣令是少年科甲出身,向來以精明強幹自負。查驗完死者的屍體後,先後把婉姑和孝廉抓到縣衙,得知他們兩人是同路一起回鄉後,便拍著桌子,聲色俱厲的說:「這案子不用審了,我已經了如指掌了。一對怨女曠夫同行數千里,且兩者都年輕貌美,又沒有別人同行,說一路上他們倆能相互防範,相處幾個月之後,還能保持貞潔之身,我就不相信!」

他命令虔婆驗看婉姑,果然不是處女。這位縣令更加以為自己料事如神,十分得意地說:「怎麼樣,我說的不錯吧。」於是下令將他倆嚴刑拷打,打得慘狀橫生,最後因兩人受不了鞭杖之刑,只能無辜而認罪。案件審理後,被判處死刑。當時人們都同聲稱讚縣令破案之神奇,並且罵婉姑不貞,又罵孝廉的人面獸心,辜負了某甲之託,死亦不為冤枉。

甲在京城聽到這件事,初時驚駭異常,懊惱不已,也認為這兩人違逆人倫禮義,罪有應得。但又想起婉姑從小跟隨自己十多年,向來以禮自守,言談舉止從不輕浮;而孝廉的為人,也是年少就以純正謹慎聞名,儀容舉止端正,何至於做出這種蔑禮犯法之事呢?因此猶豫思索,心裡有些不相信。

離鄉多年的甲暫時把店務交給別人管理,準備回鄉掃墓,也藉此查訪這件事的真相。甲在京城裡是個名工巧匠,北方的大商店和商人大都與他有往來。有一天,他來到一個當鋪裡,正在和店主人談話,忽然看見店裡的一個夥計手拿一副金釧,向店主人請示說:「這對金釧製作方法精緻巧妙,因典當的人開價太高,自己不敢作主,特地請主人決定去留。」

甲在旁邊見到金釧,大吃一驚,哭著對當鋪主人說:「這正是小人的妹妹回鄉時我贈送給她的出嫁之物,幸虧今天在這裡見到,那麼死者的冤屈可以昭雪了。」於是就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店主人,請他將典當金釧的人用計留下來。

甲自己就急忙去了衙門,擊鼓訴狀。當地治理的官員將典當金釧的人捉拿歸案,一經審訊就認罪了。原來甲因為某乙家境貧寒,恐怕妹妹嫁出去後難以為生,就多製作了幾副金釧,大約價值千金,作為妹妹的嫁妝。誰知被京城裡的一位大盜探知此事,就沿途尾隨婉姑、孝廉的後面,一直跟到浙江。

婉姑出嫁那天,乙家因為貧窮的緣故,婚禮之後,親人們便各自告辭回家了。盜賊乘著人多雜亂的時候,預先潛入廚房裡,趁著乙的母親到廚房洗碗碟時,從黑暗中突然衝出,揮刀把她殺死。某乙聽到廚房裡有擊打的聲音,便親自拿著蠟燭去照看,盜賊又衝出用刀殺死了他,然後換上某乙的衣服和鞋子,拿著蠟燭進入洞房。

婉姑是剛到乙家,加上是在晚上,辨不清進來的人是真乙或是假乙。上床睡覺後,盜賊悄聲地對婉姑說:「聽說你哥哥給你的嫁妝裡有幾副手藝精巧絕倫的金釧,怎麼不拿出來看下呢?」婉姑以為他就是自己的丈夫,就把所有嫁妝全都拿了出來給賊看。盜賊大喜,假裝稱讚不已,接著就和她睡覺了。天亮之前,趁著婉姑還在熟睡,盜賊便把所有的東西都拿走了。結果後來在典當這些金釧時被甲認出。盜賊的供詞就是這樣了。

縣令把案件上報給巡撫,又移文通知浙江省,並稟告給皇上。嘉靖帝知道後大為震怒,除將盜賊碎屍萬段外,又將那位自以為精刻自負的少年科甲的縣令,處決抵命。承辦此案的各級官員,從督撫以下的,都嚴加懲處。又特別下旨掛匾額、建牌坊表彰婉姑;孝廉的兒子襲父蔭進國子監讀書。恩法並施,生者與死者都能感知。因此判案的人千萬不要自以為精明而自詡了!

資料來源:《里乘》@*#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仕途不展的讀書人,棄科考而從商,在發達之後又得到四品官的職銜,然而他衣錦榮歸後,卻不能和妻子團圓,到底是什麼原因?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