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山歌羅剎海市 隱喻之彈激起千層浪 馬戶又鳥知是誰?

作者:踏雪飛鴻
《羅剎海市》一彈激起千層浪。(圖: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畫作,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77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陸知名草根歌手刀郎近期推出新專輯《山歌寥哉》,其中的《羅剎海市》一曲激起千層浪,播放量粗估已突破八十億次,從中國海輻射振動到外海,振動全世界,圍繞著這首歌曲的翻作和討論非常多,成了大眾文化中異軍突起的次文化。本文也來談一談這個次文化的根結。

諧音隱喻文化:《山歌寥哉》呼應《聊齋誌異》

刀郎的《羅剎海市》是出自於他的《山歌寥哉》這個音樂專輯,展現漢字的諧音、隱喻文化特色。諧音、隱喻被用來暗喻事物,也被廣泛用於謎語之中,表達不明白說清的隱喻內涵。這個特色,遍布在《羅剎海市》的歌詞中,這也是歌曲吸引了不計其數的歌迷、文化迷參與解讀的一個要素。

《山歌寥哉》的「寥哉」以諧音示現其創作靈感源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聊齋誌異》;「山歌」是這個音樂集的歌曲特色,山歌也稱山謠,是一種自古以來就有的山野民歌,那質樸而自由的小調,直抒庶民百姓心底的聲音。

歌曲《羅剎海市》的名稱來源於蒲松齡《聊齋誌異》的同名文章,刀郎的歌詞內容也是借古諷今。《聊齋誌異‧羅剎海市》的主人翁——華夏的子弟「美丰姿,少倜儻」的馬驥也進入了現代羅剎海市的情境,對比今昔,串連古今。

由於歌曲的隱喻性展現了極大的涵容性,所以你我他都能有自己的解讀,每個人也都能從自己的解讀中得到宣洩,得到滿足。因此《羅剎海市》的輻射熱力也還在放大。

許多人在網上談自己聽刀郎《羅剎海市》山歌的感想。有的摳字面意思說,歌詞是含沙射影,是刀郎在諷刺音樂娛樂圈的誰誰,為自己報一箭之仇。有的從「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的位置推論,指歌中所稱的「苟苟營」是在諷刺西方「他國」的醜惡和黑暗。還有的說這一曲子隱喻社會現實和人性,鞭韃假惡醜顛倒是非。

《羅剎海市》引發如此大的共情圈,發生如此大的共鳴,成了一個當今亂世的聚焦處,與現實世界正好有所對應。從歌中馬驥的眼中看到的「羅剎國裡常顛倒」,點出了歌曲的主題精神——「一個美醜黑白顛倒的國度」,這個主題在古、今兩篇羅剎海市中相連繫,寄寓了作者內心的「真音」。

刀郎一曲山歌《羅剎海市》激起千層浪,到底唱出了什麼社會與文化問題?(《菁英論壇》提供)

歌曲隱藏的真音

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的大羅剎國:「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道出大羅剎國世道如鬼界,表面是繁榮如花,往來是逢迎拍馬。這裡的人有「嗜痂之癖」[1] ,喜食瘡痂如食鮑魚的美味——以臭為美,以惡為善。這是一個以醜為美,善惡顛倒的國度!這國權力最大的相國模樣也是最醜怪的,「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這裡的人長得越是醜怪權位就越高,華夏的美少年馬驥被這國人視為妖。

在刀郎的《羅剎海市》裡的國度又是如何呢?他開題道:「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 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 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 河水流過苟苟營」。

七衝、三焦、四海都是人體的器官、穴位、部位在中醫中的名稱,是人體飲食的代謝過程所經由的路徑,黃泥地[2] 是最後的排泄地,隱喻最骯髒的地方。「這裡的「苟苟營」,以諧音隱喻「一丘之貉」「狗苟蠅營」,示現鑽營攀附、阿諛諂媚之輩,讓這裡成了如同糞污一般骯髒之地。

作者透過「華夏的子弟」馬驥之眼,讓人看到「苟苟營」顛倒的世道([]中為註釋):

「他見這羅剎國裡常顛倒
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
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
半扇門楣[妓戶]上裱真情
[裱貼的「真情」,假作真時真亦假]

它紅描翅 那個黑畫皮
綠綉雞冠[戴綠帽] 金鑲蹄[擁多金]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 那也是個髒東西
那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
豈有畫堂登豬狗 哪來鞋拔作如意
哎…………呀」

歌詞中說「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可視為馬戶的「嗜痂之癖」(怪癖);這個國度「畫堂登豬狗,鞋拔作如意」,豬狗作主,以假作真,人倫不存。世道淪喪的問題關鍵何在呢?歌曲中各段反覆疊唱「馬戶、又鳥」的情狀,最終,歌詞結尾點出「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給聽眾解題。

歌者雖然給解題了,可是「馬戶、又鳥」是誰?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那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為什麼會這樣?筆者以為這是最關鍵的文化深層的根本問題,也是「羅剎國常顛倒」的根結所在。

簡化割裂文字與道德文化斷根

苟苟營在「十里花場」,指嗜好歌聲、美色、養狗、騎馬等的荒淫享樂場所。在那裡「那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這是本歌隱喻諷世的主旋律。「馬戶」是「驢」的簡體字「驴」的拆寫,一字割為二字;「又鳥」是「雞」的簡體字「鸡」的拆寫,一字割為二字。簡化改造和文化割裂的結果,讓「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讓「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這是從表面來看。

從文化深層來看,文字的變異反應了生命的變異,也割裂了生命和其根源的連繫。製造漢字簡體化的這個變異的文化體制,達到了讓人與生命的根本失去連繫,讓人失去了生命依存的道德準據。那勾欄杈桿子(保護妓女的人,多係妓女的本夫)的「馬戶」,自以為威風,「自古公公好威名」,卻不知自己是笨驢;「又鳥」(「又」即右手)極盡能事把外表裝扮得美麗高貴,像似一隻人間鳳凰,搞的是勾欄妓女的勾當,卻不認為自己正在作「雞」。「勾欄從來扮高雅」,「它紅描翅……綠綉雞冠金鑲蹄」,但是幹的還是「妓女」幹的事,「綠綉雞冠」,給人戴綠帽。

「嗜痂之癖」的敗壞

馬戶有個癮癖,就是「愛聽那又鳥的曲」,又鳥的曲是好聽的謊話、淫穢之音。結果,又鳥成了弄權的司晨草雞,不以自己為雞。反倒是馬戶成天孵蛋(窩蛋),以為自己是隻雞。

刀郎諷世:「愛字有心(諷刺中共簡化爱字無心),心有好歹,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女子為好非全都好,還有黃蜂尾上針。」以此譏諷有目的之愛不是愛,甚至要人命。(有人可能看得出來這虛假的又鳥愛情故事也隱喻日前中共的新聞「情事」。)

苟苟營這個國度就是粉飾金彩的低俗畫堂,裡面「畫堂登豬狗,鞋拔作如意」,可都是虛假的表象,又鳥的愛情也是缺心的、虛假的、誘人的毒餌。驢變異成馬戶,雞變異為又鳥,他們「那煤蛋兒生來就黑(出身不正,從皮到骨子裡的本性都被變異了),怎麼洗也是個髒東西」,但是製造髒東西的不以為髒,還到處炫耀,以黑為白、以白為黑,這就是世道敗壞的根源。

最後,刀郎最後進一言:「西邊的歐鋼有老闆,生兒維特根斯坦(二十世紀英國語言學家),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為馬戶和又鳥辨明真身。

迴聲

狗苟蠅營一丘之貉的「苟苟營」與傳統道德文化的連繫被割裂,那裡生命的善良本性被魔鬼邪說蒙蔽,以致污穢低下的鑽營勾搭被視為本事,無恥的諂媚逢迎被視為聰明,勾欄扮高雅自「裱」高尚,黑白顛倒成了常態。「苟苟營」黑白顛倒、以醜唯美的價值觀,是當下我們人類面臨的大挑戰大課題。我們可以意會,這是中共(苟苟營)信奉馬列共產主義魔鬼邪說,變異人心、背離傳統道德文化與普世價值的毒果。

在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的《羅剎海市》中,有鬼、人、仙三個國度。華夏子弟馬驥在厭棄塗面自污討好大羅剎國的權貴後,找回自我,有緣去到了仙境,在那裡與仙女結了一段姻緣。而在刀郎的今之《羅剎海市》中,只剩下人不知如何為人的「苟苟營」。

在當今的亂世中,我們人唯有認清現實,堅守善良,不苟且、不邪淫、不營私,才能不墜落鬼域,才有機會向上開啟生命的視界。

註釋
[1] 「嗜痂之癖」語本《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即鮑魚)。」
[2] 《聊齋誌異》的大羅剎國在中國向東兩萬六千里,刀郎的苟苟營則更在其東方的兩萬六千里地,但這地理也是一個隱喻,比喻離中道更遠,敗壞得更厲害。
「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句中的中醫名詞:「七衝」指飲食從進入人體內到排出體外,所經過的七個主要部位,就如七個關卡,在中醫中稱作「七衝門」,《難經》中描述這「七衝門」為「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肛門)」;「焦」指三焦,為內臟一腑;「海」指四海,中醫上指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的總稱。

資料來源:《聊齋誌異‧卷四‧羅剎海市》,刀郎山歌《羅剎海市》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 在商紂王時代,殷商朝廷和各諸侯國都設有禁獄,只西岐才有畫地為牢的事出現。這是因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聖人,他通曉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設置本質是為了規範人心。
  • 《論語》中,退隱的賢人不少,如「楚狂接輿」,如「長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儀封人對孔子完全認同,知道孔子的歷史使命所在,可以說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