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彼得兔到兔兒爺,一路陪伴,危難救助

作者:沉靜
俄羅斯手工繪畫瓷盤:星月照耀下,小天使和小兔、小鹿在一起。(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戴兔耳帽、提兔子燈的孩子們邊玩邊唱。「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這朗朗上口的童謠大概是很多人牙牙學語時最早結上的「兔緣」。

按照古中國曆法,只有到了立春這一天才算新年的開始,也就是說,2023年2月4日(正月十四)之後出生的才是兔寶寶呢!毛茸茸乖巧的小兔最能喚起母愛般憐惜呵護之情,那些活躍在童話故事中的兔子陪伴著孩子們成長,潛移默化,寓教於樂;那些蘊含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傳說裡的兔子,寄託美好希望,啟迪億萬心靈。

湖畔田園彼得兔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中,跑到半路睡懶覺的驕傲小兔輸給了堅持不懈地爬呀爬呀的慢烏龜。

因追逐一隻揣懷表、會講話的白兔,女孩愛麗絲墜落兔子洞,進入了光怪陸離的地下世界。1865年出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對後來的奇幻小說《綠野仙蹤》、《納尼亞傳奇》影響頗深。

百年來風靡全球、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是穿藍色夾克的彼得兔,出自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女畫家波特(Beatrix Potter)之手。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彼得兔系列繪本是廣受歡迎的幼兒枕邊書,娓娓道來,情真意切,讓共讀的母子倆不約而同地開心歡笑,意猶未盡地試演角色遊戲……

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在《彼得兔的故事》中繪製的插圖:穿藍夾克的淘氣包彼得兔有位慈愛的媽媽,還有三個妹妹。(公有領域)

令人心曠神怡的湖區(Lake District)山水,古樸寧靜的鄉村田園,給了波特創作靈感和心靈慰籍,這位奇女子也身體力行地以厚愛回饋彼得兔的故鄉。她用自己出書的版稅先後買下了15座農場及若干小湖,全力保護這片湖光山色不受工業化的污染侵蝕,儘可能地免遭商業過度開發的破壞。去世前,她將四千多英畝的土地全部捐給國家信託組織。在她的帶動下,經各方持續努力,湖區保留了美如畫的自然風景和(農夫工匠)傳統的生活方式。

月兔得道仙兔

浩瀚星空,日月盈昃,惹人遐思。李白詩云:「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黃澄澄、明晃晃的月亮也有凹凸的暗影,是衣袂飄飄的嫦娥凌空飛舞,還是忙著搗長生不老藥的兔子剪影?一對順風長耳的月兔非常安然愜意,通體圓潤,雪白晶瑩,不染纖塵,也稱玉兔,象徵著聖潔珍貴,福壽吉祥。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文物就有月兔搗藥的石刻畫。它是嫦娥奔月時抱上去的嗎?據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記載,為救生命垂危的老人,兔子甘願投身熊熊烈火,將自己燒成烤肉給老人充飢驅寒。帝釋天(佛教護法神)被兔子的誠心感動,恢復其形貌,引其棲居月宮並為後世仰望傳頌。

可見,這是只得道飛升的仙兔。「皎如霜輝,溫如玉粹……潔朗貞質,聯綿雅致……其容炳真,其性懷仁。」(蔣防《白兔賦》)惟其如此,才配得上這樣的讚美。看古人精雕細琢的玉兔,身下祥雲朵朵,頭頂桂枝花香,鏤空處玲瓏剔透,更顯冰清玉潔、靈動飄逸。

月圓人不圓,此事古難全。湖光秋月心相印,孤舟玉兔若比鄰。(Shutterstock)

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曜,道教月神為太陰星君。所謂「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就是太陽西沉,月亮東升。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以「金烏」借指太陽,「玉兔」代指月亮。「白兔赤烏相趁走」,意思是月亮和太陽互相追趕,時間過得真快。「烏飛兔走」,比喻日月輪轉,光陰似箭。

元宵、中秋、新春佳節又是神州的三大傳統燈節。源於東漢寺院的燃燈禮佛,擴展成從皇宮到民間盛大的祭神祈福慶典。家家焚香點燈,祈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安康團圓。宮燈、紗燈、龍舟燈、走馬燈、蓮花燈、鯉魚燈、虎燈、兔燈、柚子燈……萬盞彩燈宛如星河降臨人間,驅除黑暗晦氣,帶來光明希望,也寓意著香火不斷、薪火相傳、人丁興旺。粵語、閩南語、客家話中,「點燈」與「添丁」是諧音。江西寧都縣大布村仍傳承著興於唐代的「過燈」民俗,每年元宵節鄉親們提著吉祥物——母子兔燈在田間、街巷、祠堂巡遊。在人們心目中,兔子不僅溫順靈巧,而且豐饒多產,有著超強的生育能力。中秋拜月,少女們期盼佳偶良緣。已婚婦女祈禱多生貴子,夫妻和睦,耕讀傳家。

瘟疫中解救百姓兔兒爺

兔兒爺是京津地區的傳統工藝品,源自明朝小兒女的祭月泥偶,盛行於清代,造型生動多樣,後逐漸演變成兒童玩具。

傳說有一年,月仙嫦娥看到北京城瘟疫肆虐的慘狀,就派搗藥的玉兔下凡救助百姓。玉兔先化身為少女,治癒了很多戶人家。人們紛紛送禮感謝,可玉兔搖頭道,給套衣服就行!畢竟以女孩子的身分,拋頭露面有諸多不便。於是,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一會兒是男裝,一會兒是女裝,有時扮成算命的,有時又像個賣油的,但兩隻標誌性的大耳朵是掩藏不住的。為了幫更多的人儘快脫離死亡魔掌,玉兔到寺廟向韋陀菩薩借了金盔甲穿上,騎著馬、老虎或獅子夜以繼日地跑遍京城內外……疫情消退,它疲累至極,倒在廟門外旗杆下睡著了,現出玉兔的原形。醒來後,它向周圍人告別,飛上雲端,返回月宮去了。

手藝人用泥彩塑的形式,讓廣寒宮神兔下凡救人的美好形象常駐人間,老百姓親切地尊稱它為兔兒爺。每逢中秋,感念其恩德的京城人都會供奉兔兒爺,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和月餅。

北京國子監街上的兔兒爺。(公有領域)

金盔金甲搗藥杵,粉白臉長耳朵,山形眉三瓣嘴,身後一杆靠背旗,是兔兒爺的主要特徵。騎虎兔兒爺是民間尤為喜愛的經典造型,靈秀又威武,真帶勁兒!寓意剛柔相濟,恩威並施,事業興盛,人脈廣博。卯兔坐寅虎,隱含卯吃寅糧、富足有餘之意。看似柔弱的兔子能駕馭百獸之王,是其慈悲善舉感動降伏了猛虎,甘願聽其調遣、為其效力。獅子、大象、梅花鹿、麒麟……很多瑞獸都爭當玉兔的坐騎。也有端坐在蓮花、牡丹、葫蘆、桃子上的,代表著各自不同的吉祥寓意。

除了最常見的威風凜凜的武將裝扮,穿百家衣、化身平民百姓的兔兒爺頗具喜感,如縫鞋的、賣餛飩的、挑擔的、抱娃的……憨朴親切,特接地氣。

遙想當年,出售兔兒爺的攤子有多吸睛動心?那是老一輩人抹不掉的童年記憶!(公有領域)

風靡京城四百多年的兔兒爺,在日軍侵華期間依然盛行,卻從上世紀50年代起消失了三十餘年,手藝瀕臨失傳,人才斷層。老舍的《四世同堂》中,祁老爺子想到他的子孫「將要住在一個沒有兔兒爺的北平,隨著兔兒爺的消滅,許多許多可愛的、北平特有的東西,也必定絕了根!」一語成讖,在1966年8月焚毀京劇服裝的大火前,老舍慘遭紅衛兵毒打,翌日投湖自盡。

如今,真正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兔兒爺已不多見了。

月華春暉 神光照    復活節兔  人人愛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欣欣向榮。復活節小兔與彩蛋。(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兔子在許多文化中都被認為具有神性。現代人熟悉的是馴化的家兔(Rabbit),而古老傳說和典故裡的兔子多是大自然中的野兔(hare)。野兔奔跑高達56─72公里/小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飛兔喻神馬,日行千里,非常傑出、萬里挑一的意思。中國、印度、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都有月兔的神話,瑪雅文明遺蹟中也有月神抱兔的雕刻。美洲原住民阿爾岡昆人相信在大洪水後,是他們崇拜的「兔神」重建並整飭了世界。古埃及就有以兔子為原型的女神。土耳其薩滿教時期,人們會把用兔毛製成的物件掛在產婦分娩的帳篷裡,代表守護。

在歐洲,兔子是愛神阿佛羅狄忒的寵物,也是日耳曼土地女神霍爾塔的持燭引路者。傳說野兔不僅是月亮的精靈,還與春天女神(Eostre)有關,春神救了一隻凍傷翅膀的小鳥,將它變成了兔子。由於曾經是鳥,它依舊保留了生蛋的能力……如今兔子化身為給小朋友送復活節蛋的特使。

象徵重生與希望的復活節(Easter)是紀念耶穌復活的慶典,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天,恰逢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時節,期間盛開的百合花、繁殖力極強的兔子,分別以純潔美好與生生不息成為復活節的象徵。神的復活,萬象更新,人類有救,吉兔賜福,孩子們會在復活節這天尋找藏在花園草地各處的代表新生的彩蛋……18世紀德國移民把這一習俗帶到美國後,復活節兔就有了流傳甚廣的兒童暱稱──邦尼兔(Easter Bunny)。

參考資料:
1.(明)紀坤《花王閣剩稿》:「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
2.(清)蔣士銓《京師樂府詞十六首》之一:「摶泥范作千萬形,居然人身兔斯首,士農工商無不有……持錢入市兒喧譁,擔頭爭買兔兒爺。」
3.[意]達妮埃拉‧特拉薩蒂《兔子小史》
4.老北京「兔兒爺」的祕密:原型是雌兔 與民間傳說有關(上官雲)
5.瑪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李新偉)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