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富女施恩不望報 貧女受恩不忘人

作者:泰源整理
兩個新娘因為一對繡荷包結下了善緣,改變了彼此的人生。(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553
【字號】    
   標籤: tags:

一個窮新娘和富新娘的人生有兩次交會,但是前後貧富易位,最終,共同享有人生中難得的善心財富。她們因為一對裝著金錠的繡荷包結下了好緣,改變了彼此的人生。

在古代,在人煙稠密的地區,每逢到結婚吉日,通常會有十幾家的人同時嫁娶。有一天,有兩家人都要嫁女兒,一家非常富有,另一家則極度貧窮。當他們走到中途時,兩家的轎子相遇。這時忽然下起了暴雨,兩家的轎夫都把花轎放在郵亭裡,然後各自尋找地方避雨。

窮家女在轎子裡哭得很傷心,久久不停。富家女聽了心裡也很難過,就派女僕過去問她為什麼這麼傷心。窮家女回答說:「我母親家很窮,現在又嫁給了一個乞丐的兒子,日後苦日子就不知道會是怎樣了,所以我很悲傷。」富家女被她的話深深打動,十分憐惜、同情她,於是從嫁妝裡取出兩個繡著荷花的香囊,每個裝著一塊金錠,約有20多兩重,然後派女僕把這些送到窮家女的懷裡,說是因為萍水相逢,無法送上更好的禮物,這些金錠可以用來換點錢,免得日後挨餓受凍。窮家女收下了這些金錠。

正當她要問對方的名字時,這時雨停了,轎夫催促大家上轎,然後各自離去。這個貧窮的女子結婚後,將富家女贈送給她的兩塊金錠交給了丈夫,以此作資本來經營買賣。他們夫妻兩人很勤奮,從小本生意做起,漸漸地生意越做越大,家庭迅速富裕。她很快就成為當地一大商人,然後大買土地和莊園。但她所置的財產都是成對的,買土地必定買兩塊,蓋房子也必定是兩所相同,做生意賺來的錢也要分成兩份,人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很慷慨好施,被當地人稱為善人。

婚後十多年她才生下一個兒子,視之為掌珠,精心為他挑選了一個乳母。乳母來後,婢女和僕人指著屋後面的一座三層小樓,囑咐她說:「主母每天早上漱洗之後,都會拿著香爐上樓去的。你不要登上樓去,如果違反規定,你將會被處罰。」她詢問原因,別人都說:「我們在這裡已經十多年了,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要遵守規定而已。」

乳母餵養的孩子逐漸長大,能到處行走。有一天孩子想爬上樓房時,被乳母制止了,孩子大哭起來,乳母只好跟著他爬上樓去。發現樓中空無一物,只有一個香爐和一個面對南方的龕,前面用一塊簾幕遮擋著,乳母揭開簾子看了很久,突然失聲痛哭。別人聽到了聲音,告訴主母,把她帶到主母跟前問罪。

乳母認罪說:「小郎想爬上樓去,我怕他摔倒,匆忙之間沒有仔細想,犯了規定。應該如何處罰,我都沒有怨言。」主母問她為什麼哭,乳母含淚說:「我看到了裡面掛著的荷花香囊,很像我當年出嫁時壓在袖子裡面的那個,出嫁那天,在路途中,我把香囊和放在香囊裡的金錠都贈送給了另一個新娘。當時我娘家和夫家都非常富有,那兩塊金子也不放在心上,亦不知道有多珍貴。沒想到今天我竟然落魄不堪到這個地步。」說完又哭泣起來,婢女們喝止住她。

主母問她:「你是何年、何月、何日出嫁的?」乳母回答了確切的日期。又問:「出嫁那天是否遇到下雨?」乳母說:「如果沒有下雨,那我的荷花香囊仍會在我這裡。」主母聽了默不作聲,也沒有責怪她,只是將自己的丈夫找來。乳母以為自己將會被解僱,越發悲傷難當。

第二天,主人家張燈結彩,請來了戲班,彷彿是要招待貴客,家中族人和親戚都被邀請來了。到了宴會時,大堂裡面安排了兩席酒宴,又在大堂上方安置了兩把椅子,旁邊放了兩張小桌子,上面擺滿一尺來高的帳簿。乳母的丈夫在外面,主母命四個僕人將他帶進來;四個婢女也把乳母從房間裡請出來,讓他們坐在上方的兩張椅子上,坐好不要動。於是主人和主母向他們兩人下拜,起身後說:「過去承蒙您贈送金錠的,正是我夫婦倆。要是沒有您贈送的兩塊金錠,也就沒有我們今天。所以將恩人的荷花香囊收藏在樓上,正是表示永遠不忘恩人的恩德。我每天焚香參拜,都希望能有朝一日重遇恩人,所以家產都一分為二,不敢獨自專有。如今,我們得到了上天的眷顧,最終不至於辜負這份恩情。現在這裡的田產、財物都分成兩份,我們留下一半,另一半請恩人收下。」並向族人表示,不得有任何異議。

乳母夫妻兩人慌亂得不知所措,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說不敢、不敢。主人乃催促大家坐下來,開始敬酒,宴席開始,戲班的樂聲響了起來。直到凌晨兩點,讓僕人點著燈送乳母夫妻到東面的院子居住,院子裡的床鋪、被衾和擺設,和主人家的沒有任何區別。

有人懷疑乳母夫妻是不是坐享其成,幸運地得到了這樣的好結果,但實際上是她當年出於同情心和善良的做法,才使得窮女子變得富有。而貧窮女子突然變得富有,她想要回報恩人,這就是命運的安排,難道造物主會隨意賜予人幸福嗎?

資料來源:《北東園筆錄》@*#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箏娘十七歲時,已為父親掙得幾萬貫家財,可以與鄉中的富戶匹敵,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慮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對鄉村農家又不願低就,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特殊的方式來擇婿。就這樣,箏娘父親意外地給她找到了一門「好人家」……。
  • 一個仕途不展的讀書人,棄科考而從商,在發達之後又得到四品官的職銜,然而他衣錦榮歸後,卻不能和妻子團圓,到底是什麼原因?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