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小偷報答恩人 風水寶地相送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76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時,山西有位陳翁,家道清貧以教書授徒為生,年過四十而無兒子。多年來教學得到學生所交納的學費,共積蓄了銀子四、五十兩,他把它們鎔成銀錠十餘枚,每夜燈下,一一摩挲,聊以自娛。其妻常取笑他,他亦不以為然。

同村有族人子弟某甲,生活艱難無以自存。一向以來他知道陳翁家有積蓄,曾爬上窗口偷看,想將銀錠偷走,但苦於無機會。一天夜晚,陳妻開門去廁所,某甲乘機潛入屋內。他早就熟知銀錠藏在被褥之下,急忙探手暗中摸索。

陳翁雖然躺在床上了,但仍未睡熟,覺得好像有人探手在床上摸索,就從炕爐點著火查看,見是族人某甲,大驚,乃熄掉燭火,低聲問道:「你這是幹什麼?竟然做出此等醜事,為宗族丟臉!」此人又驚又愧,回答說:「已近年關,飢寒交迫,實在是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陳翁說:「好吧,那我就原諒你一次。」於是將所有積蓄的銀錠都給了他,便令他:「快些回去,今後好自為之,這次我不會對外人說你偷竊的。」某甲來不及叩謝,拿起銀錠匆匆離去。

然後陳翁大聲呼喊:「有賊!」妻子聽聞後急急返回,問:「什麼事?」陳翁說:「剛剛有賊入室,現在已經驚慌逃走了,未知是否有失去財物?」叫妻子拿燭火去察看。陳妻見失去了所有積蓄的銀子,感到十分懊喪。陳翁反而安慰妻子說「錢財得失都是命中注定的。」當時陳翁苦於沒有繼承的人,自這以後,陳妻忽然有孕接連生了幾個兒子,家境亦漸漸富裕起來。

某甲自得銀錠後,勤儉經營,居然小康,置地娶妻,其妻甚賢。他經常向妻子講述舊事,想報答陳翁的大德,但一直苦於未得機會。有一年,秋收的日子將到,某甲為防止盜賊偷稻穀,在夜間起來巡視。當時明月照大地,如同白天,見有二人在田間的小路上匆匆忙忙地走著,某甲以為是來偷稻穀的,便屏住呼吸偷偷地察看。但聽到他們兩人低聲絮語,一人說:「在這裡。」另一人分辨說:「不對,不對,我測得最精確,應該在這裡而不是那裡,你如果不信,可以試下在這裡插一樹枝,如十日後樹枝不枯死,便可驗明真假。」那人說:「好吧。」於是折了一枝樹枝插在地上後離去。

某甲知道了原來這兩人是風水師,為尋找風水吉穴來的。急忙走到他們插枝的地方,原來是自己新置的土地,便留心觀察。果然十日後樹枝不枯,大喜,回來後與妻子商量,準備將過世的祖上親人葬在這裡。妻阻止他說:「我等平民百姓,突然間得到風水好的墳地,恐怕福德不足、難以承受。你經常說想報答陳翁的大德,聽聞陳翁所葬親人的墓地不吉,想謀求改葬,不如將此穴贈給他,我們的親人附葬在旁邊就可以了。」某甲說:「你說得很對,但陳翁是忠厚長者,如果是明言相贈,他肯定不會接受,怎麼辦?」

夫妻倆想了很久,某甲忽然跳起來,拍著妻子的背部,笑著說:「我有辦法了。陳翁昔日埋葬親人,掘的穴不深,當時我親眼所見。趁夜深人靜,我倆偷偷為他遷葬,然後仍將舊穴填好,不讓陳翁知道,這不就行了嗎?」妻子說:「好!」於是如所言處置完畢,而陳翁果然不知道。

過了一年陳翁得了孫子起名叫陳敬。後來順治帝賜「廷」字,改名陳廷敬。果然少年登第,二十歲就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祕書院檢討,曾經教導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內閣學士、經筵講官、禮部侍郎,歷任左都御史、工戶二部尚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擔任《康熙字典》總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時年七十五,諡號文貞。

當陳翁百歲之年,仍精神健旺。每年的春、秋祭祀,仍然在舊的墓穴舉行,所有見過此墓穴的風水師和術者,都說此地子孫不當發跡。又有人為陳翁出主意,說某甲有塊地最吉,如想改葬,這塊地就是最理想的地方了。陳翁亦很想得到它,但因為以前的事,恐防某甲介意,反而不好意思出聲,只好另擇幾處,但都說不吉。不得已,託人放風試探某甲,某甲笑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早就為陳翁家的墓穴改葬在這裡很久了。」

於是某甲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來人,請他轉告陳翁。陳翁十分感激,親自前往致謝,並酬予重金,某甲不受。再請風水師來相之,都說是封候拜相的吉地。於是採石封墓,氣象更加尊貴。不數年,陳廷敬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果如風水師所說的那樣。

資料來源:《里乘》@*#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