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中奖规则图 - 体育

【古道人生】古代一些被權貴家庭看不起的窮女婿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807
【字號】    
   標籤: tags: , ,

1. 被岳父看不起的韋皋

唐朝宰相張延賞,中書令張嘉貞之子,家中幾代人都做大官,擔當朝中重任。當初他為了挑選女婿,每次宴請賓客,都留心物色,但始終沒有如意的人。他的妻子苗氏,是宰相苗晉卿的女兒,家世歷代顯赫。苗夫人自幼研讀相人之書,有鑒人的本領,能夠通過面相觀察人的運程好壞。

苗夫人見到秀才韋皋(字城武,京兆萬年人),便說:「這人的面相五嶽相朝,四瀆連接,眉有伏彩,眼有真光,鼻子直,耳朵厚實,口方,說話聲音響亮,足短手長,這些都是富貴的徵兆。此人將來有出息,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比。」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了他。

但是沒過二三年,由於韋皋性格氣度宏遠豁達,不拘小節,張延賞漸覺後悔,後來發展到不願意理睬他的地步。全家女婢、奴僕也漸漸對他輕慢不尊,只有苗氏母女對待他一直很好。對於家中許多人輕視韋皋,苗氏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有辦法扭轉大家的看法。

韋皋於是告辭家人,東遊謀生。妻子拿出全部陪嫁的錢財送給他,張延賞也喜歡他出門尋找出路,送給他七馱財物。韋皋出門後,每走到一個驛站,就託驛站把一馱財物送回去。這樣韋皋經過了七個驛站,把張家所送的東西全部歸還了,他留下的只有妻子所贈送的陪嫁錢和一布袋書籍罷了。張延賞弄不清韋皋的用意。

韋皋剛開始時當了殿中侍御史,全權管理隴州行營的後勤之事。當時涇原節度使姚令言譁變並擁立朱泚,韋皋由於連續拒絕朱泚的假命令,並且斬殺了朱的使者,後來被唐德宗封為奉義軍節度使。貞元五年,韋皋取代他岳父張延賞的職務,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這時韋皋改變自己的姓名,改韋作韓,改皋作翱,不願暴露自己的身分。

韋皋走到天回驛,離府城只有三十里,這時有人特意報告張延賞說:「接替相公的人,不是韓翱,而是金吾衛韋皋將軍。」苗夫人說:「若是韋皋,必定就是韋郎了。」張延賞笑著說:「天下同姓同名的人多了,那個韋郎恐怕早已死後被扔進山溝裡了,怎能接替我的職位呢?女人的話不可相信。」

苗夫人又說:「韋郎從前雖然貧賤,但是氣凌霄漢,每次與相公談話,從來沒有一句隨和討好的話,因此受到你的責怪。然而創功立業,必定是這類人。」

等第二天清早,韋皋進入州城,才知道苗夫人說的不錯。張延賞非常難堪,不敢抬頭見韋郎,說道:「我不會識人。」從西城門溜走了。

苗夫人無愧於韋皋,真是賢良的夫人。韋皋侍奉岳母,超過了沒有當官的時候,此事傳播開來,一時使得海內豪門之家,不敢再輕視那些處於貧賤的女婿。

韋皋在管理雲南期間,蜀地少數民族紛紛被其震服,歸附朝廷,朝廷封他為南康郡王,他成為了封疆大吏。後順宗皇帝封他為檢校太尉,死後賜太師稱號,諡號忠武。(出《雲溪友議》)

當初,韋皋出生剛滿月時,家裡人請僧人做齋事,給孩子祈求富貴長生。此時有一個相貌古怪的胡僧,不召而至,韋家的家童對此都很生氣,將他安置在庭園中破舊的草蓆上。食完之後,韋氏父母命乳母抱出嬰兒,請群僧祝壽。此時胡僧忽然從破草蓆中站起來,登上台階,對嬰兒說:「久別無恙乎?」襁褓中的嬰兒竟然衝著胡僧咧嘴一笑,韋氏家人十分驚訝,追問胡僧道:「這孩子出生才滿月,師父為何說與之久別呢?」

胡僧說:「這就不是施主所知道的事了。」韋家人更加奇怪,執意要問清楚。這時胡僧才說:「此子乃是諸葛武侯(諸葛亮的尊稱)的後身,諸葛亮是東漢末年三國蜀漢的丞相,蜀人長久受到他的恩惠,如今降生在你家,將來還會做蜀地的統帥,受到蜀人的祝福。東漢末年我曾在劍南,與他交情很好,如今知道他降生在你家,所以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見見他。」

韋氏家人對他說的話很感驚奇,於是便以「城武」做韋皋的字號。後來韋皋自金吾衛大將軍升遷至劍南西川節度使,累遷太尉兼中書令,在蜀十八年,果然應驗了胡僧之語。(出《宣室志》)

2. 被丈母娘看不起的張以誠

生命截然不同的蛻變,來自於本質。(台灣 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代時,松江府有一個姓徐的人,名繼齋,靠祖先的蔭庇,成了中書省的官員。他家裡有一個女兒,是他夫妻二人特別鍾愛的,不肯輕易許配別人。縣中來說媒的人絡繹不絕,但是徐繼齋總是要仔細審查對方的家庭背景和品德,查來查去,竟沒有一個中意的,姑娘一晃就17歲了,尚未找到好婆家。

有一天,徐家的僕人因為討債不成,就抓回一個青年人來抵押。徐繼齋見他相貌清奇,內心暗自高興,便詢問他的姓名家世。青年說是姓張,名以誠。祖上也做過官,後來家道中落,漸至窮困。問他會不會寫文章,張以誠回答說會。於是徐繼齋就出了一道題,讓他坐下來寫寫看。張以誠拿起筆很快就寫成了,而且文理通暢,才氣不凡,書法也頗見功底。徐繼齋越看越來勁,不再提債務的事,卻留他喝酒。後來並當面把愛女許配給他。

張以誠自然喜出望外,謝過徐繼齋,立即回家告訴父母,選好日子舉行了定婚儀式。後來,張以誠連考幾次秀才都未中,丈母娘就後悔了,時時口出怨言,認為他沒有前途。徐繼齋卻說:「夫人放心!這孩子難道是久居人下之人嗎?如果我真的沒有看準,將來當我兒子一樣分給他田產就是了。」但丈母娘總不免心懷憂慮。

結果,不出徐繼齋所料,張以誠下一科便考上了秀才,萬曆庚子(1600年)考中舉人,次年辛丑(1601年)竟大魁天下(中狀元)。(出《涇林續記》)

3. 被岳父母和家裡的人都看不起的趙悰

趙悰的岳父為鍾陵(今江西南昌縣)的大將,趙悰因為多次進京應試不第,越來越窮困窘迫,妻子的族人越發輕視他,即使岳父母也免不了這樣看待。

有一天,軍中舉行盛會,這在地方上叫作春設,大將家裡的人都搭起棚子觀看。趙悰的妻子雖然貧窮,卻不能不去。但她穿的衣服又舊又破,大家就用帳幕和她分隔開。盛會正熱鬧時,觀察使忽然派小吏騎馬來喊大將,大將有些害怕,到觀察使那裡時,觀察使站在門前,手裡拿著一封信,笑著說:「趙悰莫不是你的女婿嗎!」大將說:「是。」於是觀察使告訴他說:「剛才有通知送來,趙悰已經中第了。」就把手中的信交給他,原來是中榜名單。大將急忙拿著名單跑回去,喊著:「趙郎已經中第了!」妻子的族人立刻撤掉帳幕,拉著她坐在一起,爭著送給她首飾和衣服表示慶賀。(出《玉泉子》)

資料來源:《雲溪友議》《宣室志》《玉泉子》@*#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