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政府?洛倫澤蒂壁畫作品《善治寓言》中有答案

時間回溯到1340年代的西恩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ena)。九位當選的政府官員組成九人委員會(the Council of Nine)走進市政廳(Palazzo Pubblico),然後前往九人議會大廳(Sala dei Nove)。一進入會議室,仰頭即見三面布滿牆壁的壁畫,提醒著他們應如何為人民謀福祉。
西恩納(Siena)是意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地區(包括佛羅倫薩、比薩、盧卡等)四大城邦之一,以近400年(1125─1555年)的繁榮及擁有宣示「自由」(ibertas)的盾形紋章(coat of arms)為榮。
西恩納的歷代領袖們希望保持這份榮耀,於是在1285年左右,委託在地藝術家安布羅喬‧洛倫澤蒂(Ambrogio Lorenzetti,1290─1348 年)於議會大廳繪製壁畫,提醒人們何為好政府。
1338至1340年間,洛倫澤蒂在議會大廳的中央主牆面繪製壁畫《善治寓言》(Allegory of Good Governance),也在相鄰左右的牆上繪製另外兩幅壁畫。右牆呈現良善治理的成果(The Effects of Good Governance),左牆則是不良治理的後果(The Effects of Bad Governance)。

洛倫澤蒂與喬托( Giotto, 1267─1337 年)身處同一時代,而洛倫澤蒂開始繪製壁畫時,正逢文藝復興揭開序幕。這幾幅壁畫描繪近300位人物,寓言角色位於較高的位置守護著西恩納的百姓,這些在城市或鄉下從事日常活動的百姓。
「正義」高於一切
議會大廳中央牆面的壁畫上有二位核心人物:「正義」(Justice)與「公眾利益」(Common Good ),他們的比例也比壁畫中其他人物要大。「正義」位於會議大廳門口的正上方。她仰望頭頂上「智慧」(Wisdom)的指導。「正義」努力平衡在座椅兩側的天秤,天秤上各有一位天使執行懲罰或獎勵。

天秤左邊的天使砍下作惡者的頭顱,右邊的天使給予禮物獎勵好人。另外,坐在「正義」腳下前方的是一位身穿白衣的人物「和睦」(Harmony or Concordance),她將兩條編織的繩索(concordes)遞交給人民代表,希望他們和睦工作,共同為城市的福祉努力。

「公眾利益」管理城市
掌管城市的官員名為「公眾利益」,他所在的範圍與另一邊「正義」所屬的政府官員(magistrates)互相連結成一排。
「公眾利益」之上,可見來自天堂的美德天使:「信仰」(Faith)、「希望」(Hope)、「慈善」(Charity)庇護著城市。在他們之下,「公眾利益」以崇高的精神領導朝臣。在他的統領下,可看見一些為他出謀劃策的善政美德人物,他們頭戴王冠,莊嚴肅穆。左邊是「和平」(Peace)、「堅韌」(Fortitude)和「謹慎」(Prudence); 右邊是「氣度」(Magnanimity)、「節制」(Temperance)和「正義」(Justice)。

「和平」坐在國王的最左邊,她似乎不關心城市管理,一派輕鬆的向後靠坐在一個大又軟的墊子上。這座城市在其他美德的協助下治理得很好,所以她無事可做。白色靠墊下方是她不再需要的盔甲。盔甲本來是銀色的,因為年久沒用,已褪成黑色。

治理良好的城市
在洛倫澤蒂精心策劃的壁畫系列右側牆面,我們看到城市治理良善的成果。洛倫澤蒂很了解他住的城市,而畫裡的建築結構也充分展現城市剛走出中世紀時代的風貌。
令人振奮的文藝復興初期即將展開,就像壁畫《善治成果》(The Effects of Good Governance)所描繪的那般。場景愉悅,眾人過著美好生活。例如,我們可見在街上跳舞的人群、一場婚禮正在舉行等等。到處充滿富足、活躍和喜樂。
藝術家將《善治成果》這幅壁畫分作兩部分:城牆左邊是城市,而右邊是土地富饒的鄉村。城市繁華而美麗:人民穿著光鮮亮麗,騾子馱運來自田裡的農產品,男士辛勤工作建設城市,孩童在教室裡認真學習。


城市的畫面呈現許多細節,象徵富饒與繁榮。例如,商店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客人悠閒地坐在類似咖啡館的酒吧裡,女士在窗台上澆花,鳥兒在敞開的窗戶邊歌唱。
洛倫澤蒂準確地再現西恩納的城市生活,而且與鄉村的壯麗景色完美融合。源源不絕的農產品從城門運入。藝術家在西恩納連綿起伏的鄉村丘陵上,畫出各式樣田野、果園、農作物等。
治理良善的政府
不論是政治家或哲學家,早就意識到善治政府的重要性。洛倫澤蒂或西恩納的政府官員很可能採納了某位傑出希臘哲學家的建議。蘇格拉底談到他在古城邦雅典的經歷時曾說:「當政府由一群具備最佳能力、知識、美德,並對自己有充分了解的人治理時,政府才能發揮最佳作用」。
幾個世紀後,是政治家同時也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參考蘇格拉底的話以及西恩納議會大廳的壁畫說:「關心人民的生命和幸福,而不傷害他們,是好政府首要的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
即使到了今天,大家仍會從洛倫澤蒂的壁畫尋找答案。網站「有機城市」(Organic Cities)表示:「藝術家告訴我們,如果農、工、商互相交流、相互依存,城市與鄉村保持對話才能實現真正的繁榮。唯有如此,才能迸發宏偉的城市建築,塑造與美化城市設計。唯有如此,社會各階層的人才能在建設完善的房屋、商店、學校和街道上工作、交流與休閒。也唯有尊重寧靜的四季節奏,物產富饒的鄉村才能滋養越來越多的人群,也才能保證他們的生活或工作環境祥和,平和地持續運作著。」
洛倫澤蒂治理基金會(The Lorenzetti Governance Foundation)成立於2020年,目的在提醒我們重回善政。基金會打算將洛倫澤蒂獨特壁畫的理念帶進我們的時代,解決大城市的行政問題。今天,這三幅壁畫仍然是檢驗治理質量的泉源,也是行政革新的靈感。良善治理(Good Governance)不是為了服務行政人員、州或城市,而是為了服務它們的人民」。
現今的人民,希望行政人員傾聽當地居民需求,而當地居民也必須準備好積極參與政府。令人驚訝的是,由於這個小共和國(西恩納)非常關注腐敗,所以議會成員的任期只有兩個月即換人。
洛倫澤蒂在左側牆壁畫上,表現出只為政治機會主義(political opportunism)和忽視公眾利益是治理不善和暴政的根源。畫面前方中心人物是「暴政」,他是位身穿黑色盔甲、頭頂長角,控制人民的暴君。

在「暴政」的腳下前方,有位被擊敗遭捆綁的人物「和平」。旁邊另有一人用繩子牽制「和平」,與中央壁畫上呈現來自「正義」的「和睦繩索」形成對比。治理不善的社會已經陷入停滯,畫面暗沉。當一個社會由暴君統治時,就沒有繁榮或幸福可言。
現代社會也一樣,良善的治理是在其統治範圍內,維護所有人的福祉。
原文:Sound Stewardship: Lorenzetti’s ‘Allegory of Good Governan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