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過世的伴侶轉生為富少年回來相助

作者:泰源整理
前世今生,夢境是真。(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442
【字號】    
   標籤: tags:

清朝時,浙西有個姓鄒的老儒生,妻子已經死了很久了,留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兩個兒子沒有娶妻,女兒則已經出嫁了。老儒生以教書收學生為業,家中十分貧窮,一無所有,連衣食都不能自足。

忽然有一天,一個少年來到他家,衣飾和馬匹非常漂亮,他向老儒生拱手行禮和問道:「您是鄒某人吧?今年你是若干歲,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吧?」老儒生覺得很奇怪,問道:「你怎麼會知道我?」少年說:「我的前生是你的妻子,死後又轉生在山西某姓人家,某姓人家是鉅富,擁有幾百萬家財。想到你們飢餓寒冷,經常想到要來接濟一下,但因父母還健在,未敢遠行。現在父母得享天年而死,所以能來拜訪你們。」

於是富少一一講述了前生的事情,一一都有依據。他們一同進屋,親手檢點了生前用過的一切故物,感慨、嘆息萬分。

不久兩個兒子來到,富少都能叫出他們的小名。富少對前世的丈夫說:「我帶著一萬兩銀子到這裡來,兩個兒子可各給四千兩銀,拿一千兩給女兒,而拿一千兩給你娛樂養老,你就不必去做那個鄉村塾師了。」

女兒聽說了這件事,也從夫家回來了,一看見是個年輕的男子,就羞澀不敢向前。年輕人呼叫著她的乳名,說:「阿巧你不認識我嗎?」就拉著她的手相對而泣。

富少在他們家裡住了幾天,就請老儒生同他一起到前生埋骨的地方,只見一座破敗的墳墓在荒榛蔓草中,又唏噓嘆息了好久,於是買地改葬,並且為老儒生預造了墳墓。流連敷月,才告辭離去。老儒生讓長子送他回去,從此以後兩家人來往,如走親戚一樣。

下面再講一個「老翁過世轉生為富家子幫助老妻」的故事:

故事同樣發生在清朝時期,永平縣某村,有一對老夫婦世代做豆腐,生性都愛做善事。遇見有橋梁、道路壞了,或泥濘不堪,往往就拿出積蓄,全力修復,幾十年如一日。正巧村上有座石橋,被大水沖壞,無法通行,老翁又請了匠人修理,並親身參加幹活。

這天中午,他覺得很疲倦,靠在柱子上小歇一下。看見兩個穿青衣的人,突然前來,很像縣衙裡的差役。兩人對老翁說:「趕快前去。」老翁問:「往哪裡去?」二人說:「到了自然知道。」老翁不敢違拗,就起身跟著他倆去了。大約走了十多里路,進了一個村子,見一座大宅很宏偉,老翁認識是某村大富翁某人的宅子。

青衣人催老翁進去,經過幾道門,直到寢室。室內婦女很多,大家圍著一個少婦,那個少婦正臨產。老翁大吃一驚,想朝後退,青衣人合力把他朝前一推,老翁不知不覺跌到了少婦的肚子裡。老翁驟然覺得渾身如澆開水,疼得翻來滾去掙扎,一會兒又冷得厲害,好像躺在霜雪之中。耳中只聽到人家在說:「恭喜娘子,生了一個男孩。」老翁大驚,睜開眼四面一看,全像剛才見到的一樣。自己看自己的拳頭,只像核桃那樣大小,才想到自己已死,投生在這地方了。

他內心悲痛頓生,就呱呱地哭起來。忽然見到一個半老婦人,拿了把剪刀剪他的臍帶,只覺刺心地痛。不覺失聲叫道:「老要飯婆,不要惡作劇。」滿房間的人突然聽到嬰兒開口說話,全都驚亂起來。

老翁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是某村的某老頭。如今看這局面,是投胎在你們家了,既然到了你家,就是你家的兒子,還說什麼呢?只是我有個老妻,又窮又有病。我死了,她依靠誰呢?你們可以把她叫來,分兩間房讓她住,一天給她粗茶淡飯三頓,冬天給件棉衣禦寒,以度晚年,這就可以了。不要太過分,恐怕她福薄消受不了,我的屍體在橋柱下,可趕快派人前去,用布衣布被收殮,給一口柏木棺材,就埋在橋邊,也不要太破費。這樣我才能安心在這裡。」

他們家裡的人不信,老翁就煩躁大怒,大聲催促。最後家裡人想前去,老翁又說,「你們去或許會騙我,必須抱著我親自前去料理。」家裡人沒有辦法,使用繡花被子裹著老翁一起前去。

到了那地方,果然一一都像老翁說的。嬰兒和老婦人絮絮叨叨地交談,好像結髮夫妻。老婦非常悲痛,嬰兒勸解道,「有我在,不要擔心孤單無靠。」接著又來到橋下,老翁的屍體也經官府驗過,將要收殮了。老翁再三嘆息,吩咐換上柏木棺材,親自看著安葬。便和老婦一起回家,在別室奉養老婦。

那富家只有這老翁投胎的兒子一人繼承家財,擁有百萬家產。過了幾年,他的父親死了,母親二十多歲就守寡,愛這老翁投胎的兒子如掌上明珠。這兒子長大了也行善好施捨,因為出於天性,善舉更超過前世。人們以為這是行善之人的好報。

資料來源:《右台仙館筆記》、《夜譚隨錄》@*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 失約的朋友三年後突然出現,還要伴他回程,讓他吃驚,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Shutterstock)
    季札守信的精神在後人心中成了一則典範,徐國人讚美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啊!他不忘老朋友。解下千金劍啊!掛在了國君之墓。」這是人對於鬼的信用,而世間是否也有鬼對人的誠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