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 申请官网-体育彩票 申请开户-体育彩票 申请注册

【古道人生】繼母欲奪長子錢財唯天理不容

作者:泰源整理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而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622
【字號】    
   標籤: tags: ,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部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以敘述神怪、奇異事件和超自然現象為主題。這些故事通常充滿了想像力,充滿了奇幻和離奇的情節,涵蓋了各種神祕的現象,和人們對神祕現象和超自然力量的好奇與探索,同時也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傳承。它的內容通常帶有一些道德教訓或象徵意義,是人們傳遞信仰、價值觀念的一種方式。志怪小說的種類和內容非常豐富多樣,涵蓋了各種神話、傳說和幻想元素。下面介紹一篇清代短篇志怪小說集《聽雨軒筆記》中的一文,作者是清涼道人。

《周易·坤·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薄福者必刻薄,刻薄而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

清朝時,浙江嵊縣的西面,有一叫顧爾言的人,出生於世代顯貴的家族。他父親顧某,號澹軒,會試錄取後,出任陝西某縣縣丞,年老時告老還家。顧某生有二子,長子即顧爾言,前妻所出。後來繼娶孟氏,生有次子顧爾行。長子顧爾言幼而明敏,喜歡讀書,未滿二十歲就考取了秀才。次子顧爾行是繼母所鍾愛,性情刻薄強悍,常藐視其兄,其兄每次都寬容他。

後來有一天,顧澹軒忽患中風,未來得及為二子分家,就突然去世。繼母孟氏隱藏他當官時所餘的數千金積蓄,假託說用來辦喪事,不能拿出來用。家中那些肥沃的田地,則出售給她娘家,實則仍歸屬於她自己。一年多後分家,顧爾言僅得瘦瘠的田地十餘畝,和房子東面的幾間破舊的屋子而已。顧爾言的兒子也是秀才,為此事每每不平;而很多人親戚、鄉里都議論紛紛,表示不滿。顧爾言就跟他們解析:「出自母命,不可違也,譬如貧苦之家,祖上連瘦瘠的田地,和舊屋都沒能遺留下來,作為子孫者,他們就不再有飲食和居住的地方了嗎?順時安命,聽之而已。」

顧爾言僅得瘦瘠的田地十餘畝,和房子東面的幾間破舊的屋子而已。(示意圖)(Shutterstock)

不久,顧爾行用繩子捉人,毆打對方幾乎至死,對方家人氣勢洶洶,抬著受傷者,放在顧爾行的家裡,將向官府控告。顧爾言則出面竭力解決爭紛,讓顧爾行賠償醫藥費數金,對方才肯抬著受傷者離去。而顧爾行反而說其兄勾通外人,讓他損失錢財,假裝飲醉而恣意謾罵,顧爾言亦絕不與他計較。

後來顧爾言家裡經濟日漸窘迫,想出售家中的田地,但因為這些田地與顧爾行家的田地相連,所以無人肯買。於是求售於顧爾行,顧爾行故意刁難,以很低的價錢買了它。

一天晚上,孟氏忽然夢見其丈夫來譴責她,說她虧待顧爾言,說如果再不悔改,我將使顧爾行貧無立錐之地。孟氏醒來後,告訴其他人,說:「死鬼怎能以無影之言,把沒有的事說成有呢?」於是走到顧澹軒的神主牌前,用手指著大罵。顧爾言流淚哭泣,長跪勸她。過了很久,繼母才肯罷休。

幾天後,顧爾行聽到藏銀子的櫃子裡發出硬物連續碰擊的聲音,打開櫃門一看,見到十多隻白鳥飛沖而出,小鳥數百隻隨後跟著飛出,全都從窗格中飛至廳堂前面,然後向東飛去。他仔細查看櫃內所藏的銀子,都已經化為烏有矣。正在詫異間,忽然見到所積的錢幣微微在振動,都化為黃蝶,上下翻騰相互碰觸,錚然有聲,亦從窗格飛出,勢如驟雨,全都向東飛去。

顧爾行連忙用身體趴上去,想覆蓋保住它們,此時有巨蛇數條,從錢中蜿蜒爬行出來。他驚慌地爬了起來,環顧四周,所積錢幣全都蕩然無存,只剩下些斷了的穿錢繩索留在地面上。

東面的房屋為顧爾言所居住,這天顧爾言在家中,聽到門庭下有東西跌落的聲音,好像有物件自空中掉下來,走出門一看,原來都是白銀,大小不一,約有千餘金,於是呼喚家人出來檢而藏之。又忽然急雨驟至,擊落在人的頭上和面上,感覺到痛,急忙跑回屋中躲避,回頭再看庭院,原來所下的雨,都是銅錢,厚積有二尺多。

顧爾行眼看銀錢盡向東面飛去,便出門察看。剛進入其兄的房屋,就看見庭院內全是白銀、銅錢,急速大喊:「這些銀錢都是我的,方才從我家飛出,趕快還給我!」鄰居們都對此事感到驚詫,群集在一起,人多勢眾,大聲說話,遠近都能聽到。

剛好縣令因有公事前往某個地方,經過其村,聽到了聞喧鬧聲,而詢問發生什麼事?顧爾行趕快跑到縣令面前,控告其兄竊取銀財。鄰居們向來都知道顧爾行的卑劣行為,聽他這樣說,大夥都喧譁起來,向縣令詳細敘述,昔日如何財產分拆不均,其兄長期被他壓抑委屈,及今日銀錢飛走的情況。

縣令步入顧爾言庭院之中,見到所積的銀錢,層層相壓,屋上尚有餘錢,未落於地,心中一下子明白過來,判定說:「往事不必重提,銀錢入爾言之室,即是爾言物矣,爾行安得強爭!誣兄行竊,本應治罪,姑念天已示罰,從寬釋之。」

縣令大聲呵斥顧爾行,叫他離去。縣令知道顧爾言孝順而恭謹,深深地對他表示敬意。

顧爾行家自從銀錢飛走之後,日漸消極和頹廢,昔日富饒的家產,現全歸於其兄所有。其兄拿相當一部分財物給他,且經常周濟他家的貧困、匱乏。孟氏向來與顧爾行同住,不接受顧爾言的奉養,顧爾言幾次請求她,她都沒有答應。最後顧爾言跪在地上哭著請求她,孟氏才勉強答應了。

顧爾言最後竭盡孝忱,奉養她一輩子。就在這個時候,皇帝發布的命令,推舉品行端正的賢良之士,縣令極力推薦顧爾言。最終顧爾言以貢生的資格出任某縣的縣學教官,其兒子亦在鄉試中考中舉人,後來當上了官。

資料來源:(清)清涼道人《聽雨軒筆記》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