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相漫談】才高八斗不走運 有人扭轉命運 關鍵何在?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氣: 1543
【字號】    
   標籤: tags: , ,

有些人很有才華,卻一生與登科及第無緣,或是官運不順利,唐代的苦吟詩人賈島就是一個例子。這在八字中是怎樣看的呢?能夠改變命運嗎?

《繼善篇》說:「登科及第,官星臨無破之宮。」這就是說一個人能夠登科及第,如果是以官星為喜用的話,則命中的官星不被七殺(偏官)混合,不被傷官所傷,不被食神所合,天干不能相剋,地支沒有刑沖,這樣才是登料及第的命。

《三命通會》中說:「根元淺薄,遇官貴而不榮。」這是說:如果日干(八字中表自身)弱、官星旺,這就是根元淺薄,則無力享受榮貴。此時再遇到官星,不堪官的壓力,反而不榮,必須賴印綬生身、比肩、陽刃扶身才吉。

如果一個八字中以財、官為喜用,那麼,在八字中,或大運、流年中見到傷官和劫財,就會損傷用神,那就是最不吉利的事情,運途甚然艱難困苦。《月談賦》中有句話說:「損用者十死八九」,意思是說:損傷用神的命,十個有八九個會死,就如《珞琭子》的口訣所說:「背祿(傷官)逐馬(劫財,馬為財),守窮途而悽惶。」[1]

唐朝苦吟詩人賈島(西元779年—843年),字浪仙,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同時代,有「詩奴」之稱,自號碣石山人。

賈島早年貧寒,他科舉考試屢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為僧,法名無本。他來到東都洛陽,不久又去京都長安,住在青龍禪寺。當時對出家僧人有禁令,眾僧徒中午以後不許出寺,賈島作詩自傷不如牛羊自由:「不如牛與羊,獨得日暮歸。」

他曾感嘆道:「了解我素願的人,只有終南山紫閣峰、白閣峰等處的隱士而已。」賈島在中嶽嵩山有茅舍,想回去又不行,就逗留在長安。他致力於詩作,縱然是外出、居家、吃飯,甚至睡覺的時候,都不停地苦思苦吟。而當他潛心苦吟時,周遭環境都不在他眼裡。

有一次他騎著瘦驢打著傘,行在京都的大街上。當時秋風正猛,風過處樹上的枯葉落滿長安街道,於是他吟道:「落葉滿長安」,接著思索對句,茫然而無所得。忽然又想到用「秋風吹渭水」來對,一時欣喜若狂,因而不知迴避出行的京兆尹(劉棲楚),因此而被關押了一夜,在第二天獲釋。

賈島初次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時,在驢背中得詩句:「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接著,他又想把「推」改為「敲」。他反覆鍊句,一面吟出聲來,一面用手作出推門和敲門的姿勢,在推敲之間未能定奪。路過的人見到賈島的「推敲」這一幕都感到驚訝。

當時任京兆尹的韓愈正好經過,車馬隊伍一輛銜一輛。當時專心在「推敲」之間的賈島不知不覺撞到第三節車馬中。周圍的將士把賈島抓到韓愈的面前問罪。

賈島把自己詩中「推」「敲」二字尚未定奪之事一五一十地說給韓愈聽,說自己因為心思游於物象之外,不知迴避京兆尹大人的車馬隊伍。

韓愈立馬許久,說道:「用『敲』字較佳。」於是與賈島並駕而歸。兩人共同討論作詩之道,韓愈將寫作詩文之法傳授給他,賈島成了韓愈的門生。這之後,賈島離開佛寺還俗,致力於科舉,然而,依舊累試不第。

長慶二年(西元822年),四十三歲的賈島再進會試闈場,滿場八百多名應試的舉子,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半生不第,自憐自艾的賈島,做了詠物寄情詩——《病蟬》自況寒士不遇的心境,詩吟:
「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疑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並鳶鳥,俱懷害爾情。」

[語譯:一隻病蟬飛不動了,向著我掌中爬來。翅翼雖然裂開了猶然薄透,苦吟之聲依然極為清澈。露水凝結在它腹部,飛塵不慎侵染了它的眼睛,諸多的不順和意外,牽制著它的飛行,它飛不了了,連前行都蹣跚困頓。病蟬,病蟬!那些得意的小人(黃雀)和凶猛獵鷹(鳶),都懷著加害你的意圖呢!] [2]

不喜歡他的人說此詩是諷刺當朝公卿的,而且又舉報賈島與平曾等十人擾亂考場。最終,這十人被貶為「舉場十惡」,被取消考試資格。賈島最後一次的科舉應試,以被逐出京城終結,終身不得登第。

後來賈島寄居在法乾寺僧人無可的住所,與姚合、王建、張籍、雍陶等文士常聚會宴飲。有一天,唐宣宗便服出行到了法乾寺,聽到鐘樓上有吟詩的聲音,就登上樓去,在賈島的書案上拿詩卷看起來。

賈島不認識皇上,當時就變了臉色,捋起袖子,斜眼看著眼前的陌生人,奪過了詩卷說:「先生你衣食華美也該自己知足了,懂這個幹什麼呀?」幸虧皇上有風度,自己下樓一走了之。後來,賈島才發覺事情不對,大為驚恐,忙跑到宮前請罪,倒使皇上感到驚訝。

唐文宗時,賈島坐飛謗罪,貶遂州長江縣主簿。會昌初年,以普州司倉參軍升任司戶參軍,賈島還未接受任命就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賈島臨死的時候,家裡沒有一文錢,只有病驢一頭,古琴一張而已。他的死訊傳開時,有愛憐他詩才的人都為他的命薄而感到惋惜!

由賈島一生不中舉的經歷來看,命運和心的表現是一致的。孟棨《本事詩‧怨憤》中說:賈島不第,心中怨憤之情很深,他於自家庭內題詩「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後,荊棘滿庭君始知。」因此,人們皆厭惡他的侮慢不遜,故而賈島終身不得第,抱憾而終。

古語說:「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中的「相」可以說是貌之相、命之相,也可以是外在世界的種種真相、假相,都會隨著人的心念善惡而改變。所以說人要改變命運,最好的捷徑也是從改心、改新做起。

與賈島同時代的唐人裴度(字中立,西元765年—839年),少時貧困潦倒。一天,一行禪師在路上遇到裴度,看他眼光外浮,縱紋入口,是一種乞食街頭、終將飢餓而死的面相。禪師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數日後,裴度在香山寺拾得一玉帶,將玉帶原璧歸還失主。遺失玉帶的婦人感激涕零,因為這是用來變賣救她父親性命的。

日後裴度又巧遇一行禪師,大師看到裴度面相完全改變了,目光澄澈,印堂發亮,今非昔比。禪師告訴他以後一定會出將入相。裴度以為一行禪師開玩笑。一行禪師嘉許他的善行說:「七尺之軀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

後來裴度歷任唐朝憲、穆、敬、文四朝重臣,是為「將相全才」,《新唐書》中稱他「其威譽德業比郭汾陽(郭子儀)」、「事四朝,以全德始終」。

註釋
[1] 口訣,是指根據事物內容要點編成的便於記誦、容易背誦上口的祕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全。命理口訣也是一樣,其實大多數的命理口訣的使用,是有一定條件下的,所以必須要了解這個條件的前提下,才能運用自如。否則,隨便套上去用,就會帶來自相矛盾甚至算不準的結果。

例如,同樣是「背祿逐馬」(即傷官、劫財)這句口訣,如果在八字中日主屬弱,忌命中財、官太重,正需要劫財來幫助自己分擔錢財,也需要食傷來克合官星,免得傷害自己,那麼這句「背祿逐馬,守窮途而悽惶。」就不適用了,「背祿逐馬」反而是好事了。所以命書中也有說:「不用之官盡可傷,不用之財盡可劫,不用之印盡可壞,不用之食盡可奪。」就是指這種情況。

[2] 《病蟬》詩文化背景淺談:蟬棲高枝而棄穴居,飲清露而棄穢食,在士子眼中宛然似高標孤處、無求少欲的君子,所以在古代詠物詩中成為人格高尚的象徵。然而蟬兒雖然有清高芳潔的德性,但往往孤高不和於世,故而也成了幽怨的同義詞,尤其對患難失意中人更是如此,從賈島寫此詩的處境來看,半生應試不第、處境困頓的賈島,寄情於「病蟬」來抒發自己懷才不第的悲切情意。而黃雀和鳶鳥的比喻,可能意有所指。

參考資料︰《新唐書》、《唐才子傳》、《唐詩紀事》、《唐摭言》、《劉公嘉話》、《本事詩》、《緗素雜記》@*#

─點閱【命相漫談】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仕途不展的讀書人,棄科考而從商,在發達之後又得到四品官的職銜,然而他衣錦榮歸後,卻不能和妻子團圓,到底是什麼原因?
  • 明朝時期,有師徒地師倆人,踏著山脈去尋訪吉地,一直從陝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縣,他們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無意間卻又失於旅店主之手。後來,他們三家人竟然都能從這個吉穴分沾福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