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中奖概率官网-双色球中奖概率开户-双色球中奖概率注册

【奇案】「午時三刻」開斬前翻案的奇案

作者:泰源整理
一件案子為什麼能翻轉,為什麼能在午時三刻之下「留人」呢?(孫明國/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695
【字號】    
   標籤: tags:

唐僖宗光啟、大順年間,褒中縣(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一帶)發生盜墓案,縣吏嚴厲催促破案。有一天說是罪犯抓到了,可是人關起來了,經過一年還不認罪。在獄吏拷打毒刑之下,罪犯招了供,而且還交出以前獲取的贓物,縣吏認為審判沒有錯誤,就發付處斬。豈知就在「午時三刻」開斬行刑前,突然雷聲隆隆,烏雲翻滾,瓢潑大雨劈啪劈啪潑個不停。

監斬官只好下令避雨,將犯人押至一旁。觀斬的老百姓,也紛紛擁擠到街市人家的屋檐下避雨。人們一面抹著身上的雨水,一面私下議論著:

「老天爺在行刑前大灑雨,怕是有什麼冤情哪!」

「怎麼不冤?趙家人是書香門第,待人和善,家裡不愁吃穿,會去盜墓嗎?」

「總不會平白叫無辜的人去頂罪受死呀?」

「唉,奇怪的是他交出了贓物……」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個婦人突然倒下,她雙目緊閉,面如死灰。身邊的小婢女拼命地搖著她喊道:「夫人,醒醒,醒醒啊!」

眾人忙圍上去,有人認出她便是趙家妻子,連連說:「快救醒她,讓她到刑場和丈夫見上最後一面吧!」

雨收了,官兵再次將犯人推至監斬台前,監斬官允許犯人妻子上來告別。那婦人卻跪在台前,頓首喊冤:「縣老爺,奴家丈夫冤枉啊!都是奴家害了他的,求大老爺放了他吧!」

就在同一時刻,從人群擠出一個虎背熊腰的高大漢子,他一路衝到監斬台前,把差役們嚇了一跳。只見他揮動袖子嚷道:「掘墓的事都是我一個人幹的,王法豈容濫殺無辜,你們不抓俺卻要錯殺好人!」聲響震動全場。

突然出來替犯人受死的,這案子頓成奇案。為人妻出於愛夫之心,赴死在所不惜這有可能;然而風馬牛不相及的陌生人,冒頭頂罪為了啥?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因為案情有了變數,於是監斬官當場下令停斬,將案情往上呈報。

奇案再開庭複審。圖為清代金門鎮總兵署衙門大堂。(曾晏均/大紀元)

案子上報到藩帥那兒複審。傳訊趙妻:「來人是誰?你為何要頂罪受死?」
趙妻供述:

「奴家是某氏,被判刑問斬的趙某是奴家丈夫,他是個讀書人,在家除了吟詩作畫,蒔花弄草,就是喜歡玩骨董。他什麼骨董都收藏,骨董商都認識他,常常請他去看貨。就連我們的左鄰右舍和附近的孩子,一撿到古怪一點的碎磚石塊,都會送來給他看。人們都稱他『骨董迷』。

「一年前來了幾個官差,硬說他盜掘古墓,把他抓走了……。這一抓就一年多,奴家既緊張又心焦,最後一次到牢裡去看他。他已經被打得不成樣子,全身都是傷痕,整個屁股血肉模糊。他告訴奴家,他被打得實在受不住,就招說家裡藏的骨董都是盜墓來的。他叫奴家把骨董都送進官府認『贓』。這多冤枉!可他被打成遍體鱗傷,不成人形了,奴家能不聽他的嗎?於是忍氣吞冤照他說的去辦。不料這一來『人贓俱獲』,不但沒能救了他,反而害了他被定成死罪。奴家要是不照他講的做就好了。大人,讓奴家代他死吧,他死了奴家也活不了啦……。」

藩帥聽了趙妻的供詞,再喚那漢子,問道:「你是誰?你為何來頂罪?」

漢子回答:

「大人俺叫丁漢,墓是俺盜的,一點不假。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誣賴別人、讓別人受罪天打雷劈。問俺為什麼盜墓?因為俺租的田地被水淹了,沒有收成,俺付不出租只好離家。俺到處找活幹,卻沒活兒幹,空有一身力氣,卻生計沒著落。

「日子怎麼過下去?俺想來想去:若當強盜,傷天害理,俺不會幹。挖東牆偷西屋,誰家丟失東西都要難過。做乞丐,堂堂七尺男子,受不了被看低的窩囊氣。沒有辦法,俺才想到去掘墳。俺膽子大,幹這行挺合適。俺不挖好人的墳,掘墳前總要打聽打聽,專找那些既有錢,又做過壞事的惡人墳。他們生前幹著傷天害理的事,享盡了榮華富貴,死後吃不了用不了,帶著那麼多陪葬物幹什麼,拿掉了也不罪過。於是俺就這樣幹了。

「俺是窮人,知道窮哥兒們的苦,俺盜來的不義之財就分給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最近俺上外地,有人告訴俺趙家官人被抓要行刑了,因他掘墳偷骨董。俺知道那是冤案,那墳是俺挖的,那寶物也是俺盜走的,怎能冤枉好人呢!俺十萬火急在行刑前趕回來認罪,該殺俺的頭,決不能殺他的頭。還有許多掘墳得來的骨董還放在俺家裡,從什麼墳裡挖來的俺大致還記得,你們去清查吧,俺家的才是贓物哪!殺俺吧!讓好人回家。」

藩帥又傳被定為死罪的趙男,問他:「墓不是你掘的,不是你盜的,為何要認罪受死?」

趙男說:「小民受了一年多的折磨,身心受巨創非常痛苦不想活了,所以就讓家人把家裡的骨董拿出來認罪。」

藩帥查了丁漢家的骨董,果然和失物相符。案子水落石出,是明明白白的屈打成招,他將審理此案的獄吏治罪;將無罪者釋放並發還「假贓物」;又赦免坦白認罪的丁漢的罪責,並錄用他為補充衙役,讓人盡其才,同時也解決了他的困難。

這件案子為什麼能翻轉,為什麼能在午時三刻之下「留人」呢?其關鍵就在人的道德良心。丁漢雖然受迫於生活而盜墓,不過他心中良知未泯,對善惡能明明白白地分清,他敬畏神明,即使法律治不到他,他也不傷害無辜,不讓別人替自己受罪。藩帥嘉許他坦白果敢認罪,盜墓並非起於貪念,所以就赦免了他的罪刑,同時幫他解決了困境,這不也是丁漢的道德良知為自己轉來的好運嗎?!而今天社會的紛亂就是因為道德的下滑,徒有法律管不好良知喪失的個人,救不了失去道德的危局。

資料來源:《玉堂閒話》
@*#

─點閱【中國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