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大乐透官网-体育彩票大乐透开户-体育彩票大乐透注册

【東瀛采風】世上沒有人能全部親見的「三神器」

作者:脩實
日本天照大神繪像。圖:《岩戸神樂的起顯》(局部),1857年歌川國貞畫。 (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伴隨電子產業的興起,流行語「三神器」應時而生,著實紅火、風光了幾年。所謂「三神器」,是指黑白電視、洗衣機、冰箱。當時,這些產品價格不菲,不僅是時代的寵兒、人們渴望的奢侈品,也被視為社會地位的一種象徵。

其實,「三神器」一詞並非新語,是借用了古説,對其進行了譬喻式的時代詮釋。真正的「三神器」,是指日本天王代代相傳的三件珍寶,即「八咫鏡」、「八尺瓊勾玉」、「草薙劍」,皆被視為神器。

史上,「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合稱為「劍璽」,被定位為「與天王王位一體」之物,即不能離開天王,而另一件神器「八咫鏡」,則作為天照大神之神體,始終保存在伊勢神宮的内宮中。因此,「三神器」不僅是日本天王的傳代至寶,更是其王統、道統、權力、地位的象徵。故此,天王駕崩或禪讓時,繼位者都要舉行「繼承儀式」,來承接神器。

2019年,日本明仁天王禪讓,德仁天王即位,年號從「平成」改元為「令和」。

(2019年)5月1日,在東京王宮中,舉行了莊重的「劍璽等繼承儀式」,日本首相等一衆政府要員,立法、司法長官以及王室重要成員與會,將「八尺瓊勾玉」、「草薙劍」等傳給了新天王德仁天王,標誌著德仁正式即位。同年10月22日舉行的「即位禮正殿儀式」等即位系列大典時,「劍璽」也都伴隨德仁天王左右,以示君權神授,告示天下繼位者係王統,合禮法,尊神意。

三神器的由來

據《古事記》(712年)記載,太陽神天照大神,曾隱居於天上的岩屋内。於是,世界便失去了光輝,天地一片黑暗。對此,八百萬神仙集會,商討對策。思兼神提議,由製鏡神造出了「八咫鏡」,並用各種方法呼喚天照大神走出岩屋。在衆神的喧囂、呼喚下,天照大神打開岩屋門戶時,看到自己的身影映在門外的一面鏡子上。天照大神覺得奇怪,想看個究竟,便從岩屋裡走了出來,於是世界重現光明。這面鏡子,就是後來成為「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

從洞穴內現身的天照大神。圖:《岩戸神樂的起顯》(局部),1857年歌川國貞畫。 (公有領域)

據史料記載,「八尺瓊勾玉」是作為「八咫鏡」架的裝飾品,在天照大神隱於岩屋時由玉祖命神製作的。此玉之名緣於其形狀與尺寸。形如彎弓,又似陰陽魚,故名勾;八尺是形容玉石長大。

「草薙劍」是素戔嗚尊(《日本書紀》記載為此名,《古事記》等為「須佐之男命」)智斬八頭巨蛇時,從其體内獲得,實為上天所賜。然後,他將此劍獻給了天照大神。

瓊瓊杵尊是天照大神的孫子,受天照大神之命,降臨人間,管理地上之國。這就是日本神話傳説中所説的「天孫降臨」。在他下世前,天照大神授予他三件寶物,就是上述的「三神器」。天照大神囑咐道:「此鏡即吾魂,祀鏡如祭我,拜時需淨身心。」如今,日本的許多神社的神壇上,供的不是神像,而是一面鏡子,還有正月時要供奉「鏡餅」等,皆由此而來。

似這般,「三神器」本為居於天上的天照大神所有,是其孫瓊瓊杵尊將其從天上帶入人間。日本王室為萬世一系,將天照大神視為在天祖神,而受命下世治理人間的孫子瓊瓊杵尊,是日本首代天王神武天王的曾祖父。故此,繼承王位時,必須傳承「劍璽」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神器的傳承與保管

瓊瓊杵尊為日本初代天王神武天王的曾祖父,他將「三神器」傳給神武天王。從此「三神器」代代相傳,終生不得離開天王左右。

自神武天王至第10代天王崇神天王,天王都與「三神器」形影不離,謂之「同床共殿」。但是,據《日本書紀》記載,崇神天王因畏懼天照大神的威光,便將「草薙劍」與「八咫鏡」移出宮外。

而後,他又獲得神諭,要求將「三件神器放在同一間屋内」,於是便造了仿製品,保存於身邊,分祀其神力。雖為仿製品,卻將其與原物同樣對待,視為神力、神靈的分體。因此,與其説是仿製品,不如說是替代品,抑或分身。

至第11代天王垂仁天王,真「八咫鏡」便被移至伊勢神宮,作為天照大神的之身體供奉,其複製品放置在王宮賢所内。因為天照大神曾說「觀鏡即觀吾」,因此在「三神器」中,唯「八咫鏡」被奉祀在宮中最深處。

「八尺瓊勾玉」在世上只有一個,沒有仿造品,被保存在王宮御所的「劍璽室」内的神櫃内。而真「草薙劍」則保存在愛知縣的熱海神宮内,其替代品與「八尺瓊勾玉」一道,也被置於御所的「劍璽室」内。

三神器不許面世

「三神器」,平時匿於密室,每年只有11月23日在宮中舉行「新嘗祭」時才拿出來。天王參拜伊勢神宮之際,有時「劍璽」也會伴天王出行。

雖然「三神器」在世,但迄今卻沒有一個人三件神器都親眼見過,即便是天王也不得打開放在身邊的寶盒。其理由有多種,通常的説法是:「三神器」本為聖物,不面世是為了保持其聖潔,免於世俗污染。平日,在王宮中掌管神器的宮中掌典等人,皆為神職人員,他們會嚴守相關戒律。

據說,江戶時代,曾有一個神職人員偷看過神劍,結果被判刑流放。又有傳,明治初年,明治天王曾親眼見過神鏡。見到此鏡如此神聖,明治天王不無感慨地說:「我子孫今後不可再拜見此鏡。」自此,即使天王,也不得見。

在三件神器中,唯有「八尺瓊勾玉」被安放在宮内。據昭和天王葬禮時掌管該玉的宮内侍者說,雖然看不到玉石,但雙手捧著盒子,會感到很沉,裡面似乎放著一個圓圓的、宛如嬰兒頭大小的東西。

時間與歷史,是嚴厲無情的,但卻又是公平的。她將該留下的東西留下,該淘汰的東西丟棄。

日本的「三神器」之所以能傳承至今,必有個中的道理。從中,人們看到:「三神器」不僅伴隨著美麗而神祕的歷史傳説,更是傳承著亙古的信仰,維繫著傳統的禮制。@*

─點閱【東瀛采風】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鼎《村居》)微風和紙鳶是春日裡的絕配,它有喚起人們兒時記憶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嗎,風箏其實已經有二千四百年的歷史了,它一開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風箏的歷史。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評論